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4页生物生长的需要1、小苗的诞生一、教学目标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3、能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合理方法。4、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难点:同重点。三、课前准备豆种、布、等配套实验材料。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二)指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1、让学生展开讨论。2、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3、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种子。4、学生进行猜想。5、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学生制订实验方案。第2页共24页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4页(2)学生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3)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4)归纳小结。6、让学生提出还想研究的问题。7、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三)指导学生制作种子标本。六、板书设计1、小苗的诞生适当的水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当的气温阳光土壤与植物的生长一、教学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2、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3、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物体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4、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能力。难点: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长情况。第3页共24页第2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4页三、课前准备配套实验材料、烧杯等。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拓展部分。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二)指导学生探究认识不同的土壤。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三种土壤的照片。2、让学生观察三种土壤,比较它们的颗粒大小、颜色和黏性。3、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4、归纳小结。(二)指导学生进行渗水比赛。1、提出问题,交代活动的任务。2、让学生猜想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3、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4、让学生按照课文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6、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小结。(三)指导学生探究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经验进行推测,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2、让学生把推测的结果和理由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3、学生按照课文的提示进行实验。(四)指导学生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第4页共24页第3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4页1、提出调查的要求。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六、板书设计2、土壤与植物的生长沙质土:透气好、保水性差。土壤黏质土:透气差、保水性好。壤土:透气、保水性都较好。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一、教学目的:1、用对比实验法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2、联想出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能够说出应从哪些方面交流科学研究的结果。二、教学准备:1、每小组4棵同种植物,并尽量保证生长情况相似。2、两个黑色的纸袋或纸箱,能罩住植物为宜。三、教学过程:(一)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1、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怎样才能生长得更好。2、设计对比实验。例如,如何确定“对照组”、“实验组”,如何控制两组的条件。用“光线充足”、“黑暗”提示学生控制变量。实验组的植物生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对照组的植物用黑袋罩起来,挡住光线,但要保持空气流通。3、设计记录植物生长情况表。4、猜想影响植物生长的其他条件,讨论设计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的实验变量的合理性。5、开成果展示会。分析这些植物生长情况,解释原因。(二)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1、思考:在植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