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工作汇报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东部地区利用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率先崛起。因近年来受到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生态环境约束,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受到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替代现有传统产业,是东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也加快了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步伐,同时也为加强区域协作,谋求共同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XX市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地区间经济发展联系愈益密切,XX市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加强区域合作的重点和战略基点。如何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贵港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和新机制,为XX市经济腾飞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契机和条件,我们应审时度势,认真思考,积极应对。一、XX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取得的成效近年来,XX市着眼构建区域性工业中心的目标,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机制建设为保障,立足优势资源,完善配套服务,不断夯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期间,全市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874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年均增长92.8%。20**年,全市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32个,投资总额90.7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2.87亿元,同比增长55.7%,其中引进东部地区项目77个,占引进项目数的58.3%,投资总额45.6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93亿元。1、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全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利用我市传统优势工业基础,打造建材、电力、糖纸、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等“五大优势产业基地”,以此作为吸附东部资金的重要资源,并以“招大引强”为着力点,由主要领第1页共6页导带队,“主动上门”向东部地区推介贵港,全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以来,我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企业有561家,固定资产投入252亿元,主要集中在化肥、冶炼、纺织、服装、化工、建材、食品、丝绸、电子、机械、羽绒、饲料、塑料等行业。其中,水泥行业优势明显,许多大型企业看好贵港的石材和港口运输优势,香港华润集团、台湾水泥集团分别在贵港投资建设年产2000多万吨和100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与此同时,还引进中国华电贵港电厂等多个重大工业项目,东部地区的一些电子、化工等项目也纷纷落户贵港。饲料行业也迅速崛起,年生产能力达62万吨,扬翔饲料等品牌声名远扬。造船业发展迅猛,目前全市共有21家造船企业,总产值达3亿元。这些产业的发展,让贵港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2、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目前,全市规划建设的产业转移园区总面积达133.3平方公里,已建成1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19家。其中,市江南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达18.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40家,正逐步成为一个以建材、制造、化工、饲料、电子工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中区。为了提高产业转移园区的集聚力和吸附力,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洼地”效应,我市通过争取财政投入、银行贷款、盘活土地、引进社会资本等途径,下大力气拉通路网骨架,搞好设施配套,增强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同时,进一步健全园区管理机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市江南工业园,XX县区木乐工业园、长安工业集中区、龙门食品工业园,XX县区新桥工业园,XX县区西苑工业集中区等产业转移园区已初具规模,成为产业集群、土地集约、资金集中、项目集聚的新平台,成为XX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阵地。3、加快港口的改造与提升,构建与东部合作的对接平台。充分利用港口作为对接东部大通道的优势,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放开港口投资市场,鼓励企业建立各类港口作业区,大力发展港口集群经济,构建西承大西南、东接粤港澳的经济合作通道。从2003年起,贵港港成为华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第一个达到千万吨级吞吐量的内河大港,与防城港海港一起成为广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