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动态管理方案一、主要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6、《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10、《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1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12、《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13、《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4、《安全帽》15、《安全带》16、《安全网》17、《安全标志》1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二.控制目标一、危险源辨识(1)、重大的危险源定义: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地或设施)。建筑企业的重大危险源简言之,就是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各类容易构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2)、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的范围,可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操作规程、产品使用说明书上的技术要求及以前一些事故案例,结合施工现场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方法,进行识别,危险源的识别要根据各个工程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全面的深入、细化,危险源识别越全面,风险控制就越可靠。(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采用询问、交谈、讨论;现场观察、了解;查阅事故案例、职业病的纪录;对施工工艺流程及过程的分析;采用安全检查表对安全问题进行过滤,由经验丰富的安全专家和管理人员进行评议。下面就以落地式外脚手架工程为例进行危险源辨识。见表5二、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考虑的因素:事故、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危险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2)风险评价的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D=LEC式中,D---风险值;L---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L、E、C各值得取法,D值取相应的危险源程度划分,见表1、表2、表3、表4。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表1分数值1063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以外分数值0.50.20.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不得能,极不可能可以设想实际不可能暴露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表2分数值106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表3分数值1004015后果大灾难、许多人死亡灾难、数人死亡非常严重、一人死亡风险值(D)表4D值>20160—32070—160危险程度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D值20—70<20危险程度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稍有危险、、可以接受分数值731后果严重、重伤重大、致残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频繁程度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天一次或偶然暴露分数值210.5频繁程度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三、常见的重大危险源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每个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就可以一目了然,进行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对施工现场现阶段的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分级。搞清楚那些危险源具有高风险性,那些具有一般风险,那些危险源的风险可忽略,那些危险源的风险要重点控制,使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针对性、侧重点,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物体打击包括高空作业时的坠落物: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或不按规定戴安全帽,或安全帽不合格;在建工程外侧为用密目安全网封闭,安全网不符合或无准用证;“四口”防护不符合要求。(四口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2、高处坠落:临近与洞口的安全防护不符合规定;攀登与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不符合规定;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不符合规定;作业人员未进行体检。3、机械伤害:物料提升机、塔吊、平刨、园锯、手持电动工具,钢筋机械、电焊机、搅拌机、打桩机械、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等的防护设施不齐全,无证使用、操作,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施工。4、起重伤害:吊装时吊点,索具不合理;钢丝绳剁切位置变化,未戴护目镜,卷扬机启动,制动不平稳;构件凸棱部位绑扎未衬垫;卡子未按规定设置;选用安全系数不符合要求。指挥信号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