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1、围护结构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2、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6-99》;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5、《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范》(JGJ/T199—201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7、《建设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9、《建筑地基基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二、基坑工程概况:工程场地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红沙镇,三亚污水处理公司内部南侧,1、2#宿舍楼设一层地下室,现场地面标高为-1.00m(为相对标高,下同),基坑底标高为—7.20m,基坑开挖深度为6。20m,基坑围护周长为250m。三、围护方案概况:1支护结构与降水形式基坑周边无放坡空间,故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内插18#工字钢)+φ48*3.5钢化管锚杆的支护形式,基坑外围采用φ500水泥土搅拌桩间距为400作为全封闭止水体系,坑内降水采用集水明排进行疏干.在基坑坡顶设置截水沟和PVC排水管,坡底设置排水明沟抽排基坑积水,抽出的积水及地下水通过排水管排放到附近沟渠。2施工部署2。1机械进场在开工前三天左右(大约25号左右)安排第一台搅拌桩机进场,在预定位置进行安装,并所有配套设备如:灰浆搅拌机、灰浆输送泵接电试运转.待主楼部位围护桩施工结束或室外东西车库工程桩施工至尾声时,安排第二台桩机进场安装调试并插入施工。2.2材料进场在开工前一周,要将搅拌桩施工主要材料水泥(P032。5)和工字钢安排进场,进场后立即组织对水泥取样检测,待取得安建性和三天强度检测报告后,方可投入施工。2。3放线开挖导槽,深层搅拌桩桩挡土墙施工前应先桩位放线,并开挖导槽,导槽深度1.5m,宽度为设计墙宽加0.5m左右。2.4施工制备:施工前应先整平,清除桩位处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物(包括大树根、大石块、生活垃圾等).2.5试打桩:场地低洼处用粘性土填实,地表过阮时应采取防止机械失稳措施。施工前应标定搅拌机械的输送量,必须进行桩试验,以确定灰浆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和起吊设备提升速度、喷浆速度、喷浆压力等参数。四、.质量要求:深层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具体质量控制要求如下:4.1水泥掺入比:15%即每米用水泥量为50Kg4。2水灰比:一般控制0。4-0。6。4。3送浆压力:0.4-0。6Mpa特殊情况应根据现场土质试验确定。4。4垂直度偏差:≤0。5%4。5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4.6桩顶标高偏差:+10,—50。五、搅拌桩施工:5。1搅拌桩施工流程:5。1.1桩基定位→2、预搅下沉→3、制备水泥浆→4、提升喷浆搅拌→5、重复搅拌下沉→6、重复提升喷浆→7、移至下一桩位。5。1.2桩机定位:施工时先将深层搅拌机用钢丝绳吊挂在起重机上,根据设计规定位置定位对中,当地面起伏不平时,应使起重机保持平衡。5。1。3搅拌下沉用输浆胶管将储料罐、灰浆泵同深层搅拌桩机连通,升机转速正常后,借深层搅拌机的自重,以0。38-0。75M/min的速度,沿导架旋转切土下沉直至加固深度,预搅下沉时不宜冲水,当遇较硬土层下沉太慢时,方可适当冲水,但应考虑对成桩质量的影响。5。1.4制备水泥浆:深层搅拌机钻到一定深度时,按规定的配备比,开始制备水泥浆,待压浆时顺入集料斗中。5。1。5提升喷浆搅拌:当搅拌头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将搅拌头稍微提升(约20cm)开动灰浆泵,使水泥浆压入软土层中,以0.3~0。5M/min的均匀速度边提升、边喷浆,使水泥与土体充分搅和,直至设计标高以上50cm,待开挖后凿去。5。1。6重复上下搅拌:为使软土与水泥浆搅拌均匀,用同样方法进行二次下沉,喷浆搅拌,即将深层搅拌转头重复下沉和重复喷浆,搅拌提升.5.1。7插入工字钢:搅拌桩完成时要及时将加强竹筋插入,工字钢长度9m,应尽量控制工字钢垂直度。5。2施工注意事项:5。2.1采用三搅二喷工艺时,第一次喷浆搅拌提升速度不宜大于0。4M/min,送浆量为总送浆量的60%,第二次喷浆搅拌提升速度不宜大于0。6%M/min,剩余40%浆粉全部喷完.5。2.2不宜下沉时喷浆。5.2.3施工中水泥浆要严格按预定的配备比拌制,拌合时间不少于3min,制备好的水泥浆不得离析,超过2h的浆液应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