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化学是化学科学的启蒙课,刚接触化学这门科目,很多学生都对课本上的化学物质和实验现象感兴趣,那么金属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为大家的初中化学根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二、金属的物理性质1、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2、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延展性、能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三、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5、熔点最高的金属——钨6、熔点最低的金属——汞7、硬度最大的金属——铬8、密度最大的金属——锇9、密度最小的金属——锂四、金属的分类五、金属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1、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2、钨——灯丝——熔点高3、铬——电镀——耐腐蚀性4、铁——菜刀、镰刀、锤子等5、汞——体温计液柱6、银——保温瓶内胆7、铝——“银粉”、锡箔纸六、合金1、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是混合物。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2、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3、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4、常见的合金:5、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钛和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6、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含碳量不同。物质构成的奥秘1.分子(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可分。(2)三个根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2.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不可分。(2)三个根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3)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离子(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4.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构造)。5.化合价和化学式(1)化合价a.写法及意义: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b.几种数字的含义: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3Fe2+:3个亚铁离子。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2)化学式①写法: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b.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②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Fe的意义:3点。③计算: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