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内部管理完善治理结构一、大数据时代对幼儿园内部治理的挑战大数据具有海量数据规模、快速数据流转、多样数据类型以及价值密度低等特征它重构了人类生产、获取和使用数据的基本模式,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塑造新的社会生活样态具有重要价值。在教育领域,大数据带来的变化和挑战不仅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信息,同时也要求教育者以新的思维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首先,大数据改變了幼儿的学习方式,挑战了幼儿园对课程的有效管理。当今幼儿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被称为数字原住民,他们在与各种不同信息的交互中来建构对世界及自我的认知。一方面,各种不同的数字信息充斥着幼儿的生活,使他们从出生起就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另一方面,幼儿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都可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大数据时代幼儿的学习变得极具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如何有效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便成了幼儿园课程建设与管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大数据对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挑战一是在于如何认识海量数据对幼儿学习的价值,以及如何把握好课程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二是在于如何有效鉴别和规避虚拟环境所带来的学习风险,以及如何把握课程实践方式与幼儿身心发展之间的适宜性;三是在于如何科学筛选和组织课程内容,让幼儿能够通过组织良好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学习和获得有效发展;四是在于如何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建设机制,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其次,大数据打破了资源壁垒,挑战了师资队伍的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信息及其获取渠道都是开放的,这一方面意味着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幼儿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不再限于对线下资源的构建与分配,而是转向了对教师自主学习的全面支持,幼儿园如何搭建新的教师发展平台和提供有效的培训内容成了教师管理的重要议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尽管大数据时代的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专业学习,但面对教育情境的变革以及教学实践的日趋多样和复杂,不同发展能力的教师具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和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困境,如何满足多样化的教师发展需要也成了幼儿园教师管理的重要挑战。大数据打破了传统教师培养模式下的资源壁垒,为教师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新的契机,这就迫使幼儿园从教师培养理念、模式、方法等方面做出新的思考和实践。最后,大数据颠覆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挑战了家园关系的有效建构。大数据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最大变化是主体关系逐渐扁平化以及信息交流的便捷化,通过电话、网络等各种社交手段,家长可以在任何时间了解甚至介入到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中来,这种交往的便捷化促进了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但也挑战着家园关系的有效建构。一方面,家园互动频率的急剧增加对教师的时间分配与使用造成了严重挑战,教师需要在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面对全体幼儿家长的各种问询与交流;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获取门槛不断降低,互联网在密切家园沟通的同时也拉大了幼儿园和家庭在价值诉求、观念认知、信息鉴别等方面的差异,海量的信息及其传播速度之快会使得家长难以鉴别信息的真伪,由此就可能造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不信任甚至冲突,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向家长做好沟通工作。二、以体制机制建设为先导强化幼儿园治理的共同治理理念大数据时代幼儿园治理的重要特征是治理结构的扁平化,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科层制、权威化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已经变得不合时宜,任何一个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主体都可以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管理。幼儿园治理应该树立共同治理的理念,以多元化治理主体为基础,建构科学完善的治理体制与机制。首先,应确立多元治理主体并明确不同主体的权责范围,强化不同主体对幼儿园治理的责任及参与意识。区别于行政管理体制下由园长进行自上而下的单一主体的管理体制,大数据时代的幼儿园治理更为强调相关利益主体基于自身的权利与责任对幼儿园事务进行平等、民主的协商和参与,此时治理主体也就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