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A:施工作业准备工作1、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纸与图纸会审资料齐全,施工方案编制并经监理审批。2、施工场地平整,施工用水、用电线路铺设,临时用电经安全站验收合格,临时道路及场地硬化已完成。3、现场已设置测量基准线、水准基点,并妥加保护,施工前已放线定位,复核桩位。4、施工作业进度计划、劳动力组织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及机械机具计划已编制,并具有可靠的保证措施与调整措施。5、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及施工质量、安全技术交底。B、施工组织与进度安排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状况,人工挖孔桩两人一班组织施工,预计投入挖孔操作工人32人,桩基施工工期为30天。C、施工工艺及要点1、施工顺序:场地平整→放线、定位桩→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细线→安装垂直运输设备及通风照明设备→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灌桩身混凝土。2、成孔与护壁施工①根据定位桩轴线在桩位外轴线上做引桩,引桩必须牢固。②护壁厚度150mm,挖第一节土方约1m深,安装护壁模板,浇灌护壁混凝土,当混凝土终凝后,砌筑桩顶护筒,护筒为自然地面+300高,M10水泥砂浆砌MU10混凝土实心砖。③护壁模板采用工具式木模板拼装而成,护壁混凝土C30混凝土浇筑达1Mpa或12小时后方可拆模,拆上节模板支护下节模板,周转使用,护壁用配筋φ8@200,上下节护壁搭接200。④桩孔开挖每节开挖深度约1m后做护壁,施工至桩成孔。遇不良土体或流砂、淤泥及大量地下水时,应减少护壁高度至50cm左右或采取特殊措施护壁。⑤桩孔开挖及护壁过程中,应控制桩垂直度及桩桩径:在第一节护壁施工完即应将桩轴线用红油漆标记在护壁砼上,并在纵模方向埋设4个钢钉,以做控制、校核用。以下每节开挖及护壁施工完,设横杆吊大线锤做中心线,用水平尺杆找圆周,控制正交方向四个半径尺寸、控制桩垂直度与桩径。凡桩垂直度和桩径超过施工验收规范偏差,均应及时调整,以符合验收规范要求。⑥桩孔开挖土方,用卷扬机配三木搭提升,提升装土用活底吊桶装运。⑦桩孔开挖至设计持力层并达到入持力层深度后,及时通知建设、监理、设计、地勘部门组织验槽,验槽符合要求后,及时扩底经验收合格后及时混凝土封底。3、桩孔开挖应注意事项如下:①、护壁必须当日施工完毕,并确保振捣密实,并在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发现护壁有蜂窝、孔洞及渗水现象,应及时补强防止护壁坍落。②、遇丰富地下水时,应采取降、排水措施,桩内排水采用泥浆潜水泵进行,桩外降水采用邻近桩或挖降水井降水。③、当桩孔开挖达到一定深度,各种安全措施必须及时到位,低压照明、毒气检查、孔内送风、应及救生软爬梯、拉铃等安全措施,应组织专项检查,落实到位。④、当桩孔开挖遇有流沙或流动性淤泥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流沙或淤泥层较浅且流速与体量与不大时,可采用缩短护壁长度到300-500mm一节;如流沙或淤泥层较深且流速与较大时,采用4mm厚1-2m长钢护筒压入土层做护壁,直至穿过流沙或淤泥层0.5m,再转入正常挖土和设混凝土支护。4、钢筋笼制作与安装①钢筋笼现场制作,按图纸设计要求制作,加劲筋Φ14@2000设置在主筋内侧。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②钢筋笼主筋采用通长钢筋,主筋与箍筋间隔点焊牢固,主筋与加劲筋交接处均应焊牢。③钢筋笼就位采用塔吊吊装就位,整个钢筋笼用槽钢悬挂在井壁上,借自重保持垂直度正确。④钢筋笼就位时应保证纵筋露出桩顶标高的锚度长度不小于35d;主筋外侧设置混凝土垫块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达到50mm。5、混凝土浇筑①混凝土浇筑应在验孔合格、入岩深度及扩孔宽度满足设计要求及孔内虚土、积水清理干净后进行。②砼浇筑前,钢筋安装就位偏差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安装固定牢固,不易在浇筑砼过程中产生偏移。③桩身混凝土为C30级,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塌落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