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515课课南方的初步开发南方的初步开发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东汉末年,由于北方连年战乱,黄河流域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关中的人民移居到荆州(今湖北)的有十万多家;黄河下游的青州、徐州和淮河流域(今山东、安徽、江苏北部)的人民很多移到了扬州。思考: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1、孙吴开发江南: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A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和条件③南方优越的条件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④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生产②南北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牛耕图》砖画拓片汉朝砖刻徐州砖画镇江现代南方水田牛耕吴国开发江南农业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三国时期吴国对南方的开发太湖(江苏省南部)孙吴政权组织军队和百姓屯田,开垦荒地,推广牛耕,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发展。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明显提高。在江南的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会稽(kuài今浙江绍兴)一带出产的越布是著名特产。丝织业有一定的发展。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青瓷羊尊青瓷楼阁飞鸟坛罐青瓷灯青瓷瓶青瓷灯高11.5厘米,1958年江苏南京出土。青瓷釉料中少量的铁元素是其主要呈色剂,高温烧制后器面为灰绿色或黄绿色。灯盘底刻“甘露元年五月造”字样,即公元265年。吴国开发江南手工业制瓷业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蒙冲(模型)斗舰(模型)侯[hòu]官(今福建福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东)、番[pān]禺(今广东广州)是吴国三大造船中心。造船技术已达较高水平,能建造乘载数百人的大舰船。公元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乘舰船到过夷洲(今台湾)。(吴大帝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吴国开发江南手工业造船业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B表现1、农业组织军队和百姓屯田开垦荒地,推广牛耕稻田产量明显提高2、手工业纺织业:越布瓷器制造业:青瓷造船业:侯官、临海、番禺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吴国在开发江南的同时,我国西南地区,也就是蜀国的经济发展又如何呢?诸葛亮治理蜀B:妥善处理民族关系A:恢复和发展经济-------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三国时期蜀国对南方的开发刘禅207~271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后主刘备长子刘备死后,丞相诸葛亮辅助后主刘禅治理蜀国。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成都平原经济,稳妥地处理民族关系,使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一带)得到初步开发。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2、诸葛亮治蜀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都江堰宝瓶口和离堆位于四川灌县城西。三国时期,蜀国曾在都江堰设堰官,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并推行屯田,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蜀国开发西南成都平原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蜀锦诸葛亮鼓励百姓栽桑、养蚕、织锦,设置锦官管理蜀锦生产。精美的蜀锦销往吴国和魏国,成为蜀国军费的主要来源。蜀国开发西南成都平原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锦质护膊锦质护膊红地云珠日天锦红地云珠日天锦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七纵七擒而(诸葛)亮犹遣(孟)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资治通鉴》第七十卷蜀国开发西南南中地区珠江源头(诸葛亮擒孟获故事发生之地)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成都武侯祠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北伐曹魏,实现统一,是诸葛亮多年的宿愿。但他多次北伐,劳而无功,最终于234年的第五次北伐中,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中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第四学习主题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朝代建立者时间都城西晋司马炎265年—316年洛阳东晋司马睿317年—420年建康南朝宋刘裕420年—479年齐萧道成479年—502年梁萧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