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从“活动”中积累“经验”2013年10月26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了“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聆听了7位教师的讲课,我受益良多,各位老师精彩纷呈的课堂使我很受启发,若要一一列举各位老师的独到之处,唯恐自己能力不足,有所遗漏,理解会有偏差。今天,我独就余颖老师的数学游戏课——《骰子游戏之乘法秘密》和各位老师一起做一交流和分享。余颖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工作二十余年,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奖。曾取得全国第四届优质课观摩评比一等奖、江苏省教学观摩评比一等奖、南京市首届教学技能大赛第一名等成绩。这次她是用三年级学生执教的数学游戏课,利用骰子游戏,寻找乘法中的秘密。这堂课在人教版教材中没有编排,而教师独具匠心,将几个游戏活动从教学中分离出来,设计成一节活动课,让学生在游戏活动自主探索乘法中的秘密。这堂游戏课,余老师安排了三个游戏:第一个游戏,谁是神算小搭档。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两人一组轮流掷骰子算乘积,算对了,写下这个乘积,得1分,算错了,就不记录,不得分,得分多的个人胜出。同时,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相同时间内,得分多的小组胜出。第二个游戏,谁猜对的多。每次掷出骰子前,先猜一猜,乘积可能是单数还是双数,并写下自己的猜测。然后掷出骰子,猜对的同学记一分。第三个游戏:谁是预言家。学生先猜测可能掷出哪些乘积。每人选10个。掷出骰子算出乘积后,猜对1个得1分,10次计算后,得分多的人胜出。游戏课前,老师首先告诉学生将要进行一节以玩为主的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余老师没有直接给学生说上课应该做什么,不能怎么做,反而是用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为例引导学生记住在游戏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同时,启发学生要在玩中注意思考。上课铃响,余老师请出了游戏课的玩具——骰子。把玩具分发给了各小组后,老师用亲切的语言让学生和骰子朋友坐端正,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骰子的特点。这是一对有10个面的骰子,6和9两个面应着重看上面的小圆点来区分。然后屏幕出示游戏的规则,选两个学生到讲台上老师指导游戏的过程,并相继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点评,让学生再次强化游戏应遵守的规则。之后,随着第一轮游戏音乐的结束,各小组的同学都顺利地完成了游戏活动。第二轮游戏结束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能够达到6次及6次以上猜对乘积的单双,而有少数同学猜中乘积单双的几率比较低。随即老师引导学生探索,为什么有的同学猜中的几率达到这么高,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秘密呢?老师出示一份10乘10的表格,让学生在表格中算出乘积,并在里面圈出单数和双数。当学生圈出结果后就发现乘积是双数的比乘积是单数的情况多得多。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乘积是单、双时因数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当因数都是单数时,乘积一定是单数;当因数中有一个是双数或者全是双数时,乘积一定是双数的道理。第三个游戏,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很明显猜中的次数就没有那么多了,这时候老师用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启发学生,要想预测得准确,就要找到游戏的秘诀。进一步启发学生用课余的时间来探索猜测的规律。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往往不敢上活动课,或者把活动课分散在课外,让学生回家自己做,最大的顾虑就是怕在活动课中,学生放出去难以收回来,有时候怕学习过程不便于控制,让学生看得多而实际动手的少。而余老师的这节数学活动课组织得井井有条,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总结经验、再观察、再猜测、再实践然后再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究其活动课成功的原因,无非是课前谈话使学生对课堂纪律的要求认识到位,游戏前观看学生示范教师指导明白了游戏的操作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了课堂的井然有序。其实,余老师的这堂游戏课中的三个游戏,可以分做不同学龄段的学生进行。第一个游戏谁是神算小搭档,可在二年级表内乘法学完后学生之间进行看谁算得快的比赛活动,第二个游戏猜单双谁猜对的多,可在三年级学生学习了可能性后,让学生探索乘积是单双的规律。第三个游戏预言乘积可在五年级学习了可能性的大小后学生完成相应的游戏活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