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目标1、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2、培养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雕塑由基座和人物两部分组成,基座的左面刻着乌切吉奇的诗“那样的时刻将会到来,人们把剑铸成犁,用标枪制成镰刀,再看不到流血,再不会去打仗。”右面刻着这样一段文字:“‘铸剑为犁’是前苏联于1957年送给联合国的礼物,是著名雕塑大师乌切吉奇的名作之一。它代表了世界各国人民千百年来渴望和平的美好梦想。至今,这一雕塑原作仍树立在联合国总部广场。”铸剑为犁一说出下列成语的含义•1马革裹尸:•2声东击西•3乌合之众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沙场。指一种迷惑对方出奇制胜的策略。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4揭竿而起:•5四面楚歌•6坚壁清野比喻四面受敌,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举起大旗,起义造反。坚固壁垒,清除四野,转移物资和人力1、孟子的战争名言一句。3、毛泽东的战争名言一句。2、诸葛亮的战争名言一句。二默写有关战争的名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积累•上兵伐谋——西塞罗•勇敢的士兵是城市最好的防卫箭塔——阿尔凯奥斯•把没有训练的士兵带进战场等于把他们投入死亡——孔子•兵者,诡道也——孙子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克劳塞维茨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四面楚歌•一鼓作气•退避三舍三讲述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曹刿见了庄公,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知识抢答:说出“三十六计”中的5个。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以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