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第三册《识字6》教学案例榆中县一悟小学刘香芸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虽然教材在识字的编写上力求形式多样但如果仅仅让学生根据教材编写的形式去识字,其实也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而且识字量多,学生容易混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识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二年级语文上《识字6》时,我注重体现这一点。《识字6》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识字课。这是一组与本组的专题非常吻合的对子。强烈的对比,强烈的感情色彩,给人非常鲜明的印象。本课通过对对子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爱憎分明,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设计时,我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力求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通过看图学词,随文识字,多种形式复现生字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识字,识得轻松,识得扎实,识得有趣,并受到美的熏陶,从而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巧设悬念,引发兴趣师:(板书课题:识字6)今天我们要学习《识字6》,请你们大声读一遍课题。(生齐读课题)师:《识字6》是一篇藏着秘密的课文,你们能在学习中把“秘密”找出来吗?(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有的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翻开了语文书)师:让我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寻找“秘密”吧!(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翻开书,大声地读起了课文。)[教师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置了一个“寻找秘密”悬念,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二、读文讨论,感知内容师:读完课文,你们发现什么?生:我发现课文中有两个小节,每个小节的前两句,都是反义词。生:我发现这篇课文是反义词的对子。生:我发现这篇课文是要告诉我们要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生:我发现这课里有一些行为是美好的,像雪中送炭、助人为乐,人人献出一点爱等。师:同学们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学生踊跃发言,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情绪高涨,为全身心投入下一步学习打好了基础。]三、数法并举,乐识生字师:生字宝宝也急着要和我们交朋友呢?我们赶快把它们叫出来吧!瞧,它们手拉手和我们交朋友来了!(课件出示:“恨、漠、炭、贫、富、饥、索、奉、永”等生字)你们会读吗?自己先试试吧!(学生兴致勃勃地看拼音认读)师:生字宝宝悄悄地告诉我,它想和大家玩闯关游戏,你们愿意吗?生(高兴地):愿意!(课件出示:第一关我会读)师:这一关要求大家读准字音。先请细心的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生互相提醒)师:同学们都能读准了吗?让我们开小火车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生开火车读)师:现在,字宝宝送礼物来了,谁愿意得到?(生争先恐后)师(点击课件):只要你把小太阳上的字读准,就会得到一份神秘的礼物。(生读准一个字,小太阳隐去,变成可爱的小花、闪闪发光的星星等。)师:接下来我们继续闯关!(课件出示:第二关我会记)这一关要求大家开动脑筋想出一些办法把字宝宝记得牢牢的,谁愿意来说说?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了“恨”,就是把“很”字的“彳”换成“忄”,因为“恨”是表示心里的感受,所以是“忄”。师:说得很好,能说出记住字的方法,定能说出原因。生:我也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奉”,就是“春”字下面的“日”换成“キ”。生:我用加一加记住了“贫”,“分”加“贝”。师:好,你能开动脑筋想“加一加”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生:我用编儿歌记住了“炭”,山下面有灰黑色的土,那是煤炭。生:我也用编儿歌记住了“索”,“系”字“∕”走开,来了“十个冖”。师:棒极了,你们能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来记住字。生:我用组词的方法记住了“永”,“永远”,“永久”。生:我用编儿歌的方法记住了“饥”字,只吃了几口饭,肚子很饥饿。师:你们可真聪明啊!能根据字的意思来识字,想想看,还有哪个字能用这种方法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