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班级工作管理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定终身”。我们应从学生人生发展的这一高度加以重视和培养。因为低年级是起步阶段,所以本期我在班级管理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一、规范要求作为小学生来讲,他们的自觉性是有限的,我根据创卫要求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相关细则,让学生有事情可做,有规矩可依。二、榜样作用儿童有很强的模仿性,成人的言行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老师的表率作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老师以身作则,做到有意识的影响学生,使他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蒙教育。在教室里,只要地上有纸片,我会弯腰拾起;有脏的垃圾,我会在下课时拿起扫把撮箕进行打扫。在操场上,看见纸片、树叶我也会及时拾起。三、加强指导对于卫生工作而言,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清扫,二是保持。清扫方面,低年级学生根本不会打扫卫生,刚开始我并没有给他们分组。而是每天下午手把手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教同学打扫卫生。当学生慢慢学会了后,再逐渐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值日,我把打扫卫生的同学分好工,并安排一个负责人(小组长),由他负责当日的卫生,其他同学经他检查合格才可以回家。然而,清扫是暂时的,保持却是长久的。所以我更重视的是卫生的保持。在保持方面,规章要求,卫生清扫时间外,平时在谁的座位下发现杂物,则由卫生监督员随时劝其捡起。让同学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四、循序渐进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如低年级一般要求学生服装整洁,书包干净,不留长发和长指甲,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买零食,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把培养卫生习惯的目的意义讲清楚,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五、及时评价,合理奖惩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及时的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评比,每周一小结,评出卫生小标兵,奖他一个红苹果,把他的名字写在上面,再把苹果贴在对角里的卫生苹果树上,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恰如其分的惩罚,也是我的一种行为训练的方式之一。比如:擦擦桌子、扫地拖地,让他体会劳动的艰辛,从而自觉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保护环境卫生。我深知,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常抓不懈。我们的校园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