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本研究报告纯属该报告撰写机构或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2003年三季度投资报告长江证券研究所2003年7月1日基本结论:央行发出收紧银根的政策信号;审计署、银监会加强金融监管;交易所加强国债业务管理;市场资金面短期十分紧张;二级市场面临较大调整压力。投资建议:主流板块调整充分后有反弹机会;回避非主流板块个股,尤其是庄股;1450左右可能有反弹,但参与价值不大;逢低吸纳5至7年期国债;在保险公司推动下,“封闭转开放”为封闭式基金提供投资机会。宏观政策面一、新一届政府注意力逐渐从SARS转移到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运行安全,维护经济良好运行格局上来。1、央行发出收紧银根的政策信号针对当前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信贷增加较多的情况,人民银行采取了如下对策:一是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调控货币供应量,选择适当时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据统计,存款准备金率上升1个百分点,货币供应将直接减少2000亿。虽然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并没采取此一措施,但透露出的政策预期却已开始发挥作用。二是针对2002年底房地产信贷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对房地产贷款投向作调节,要求适当限制高档商品房和别墅等项目贷款。由于2002年下半年来部分地区投资增幅过高,部分地区商业银行为强占市场份额放松信贷条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过热,不利于持续稳定发展,也不利于防范银行的信贷风险,保持金融稳定。三是央行从4月下旬以来开始持续发行票据,目前累计发行量达1950亿元,提高货币回笼力度。虽然,央行“收紧银根”的政策本意并非整体经济过热,而是为金融安全作想但这一系列的政策信息将渐渐对证券市场资金供给和机构的参与信心构成极大的负面影响。2、国家审计署的审计威慑6月25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0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时,汇报了建设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家银行均有大量贷款违规进入股市。国家国家审计署的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对金融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威慑作用。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3、银监会严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表外项目和表外业务中国银监会日前发出通知,将对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表外项目和表外业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这是银监会首次对四家银行表外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是银监会继对表内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加强监管后,实现表内表外统一监管,全面防范银行风险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表外业务又称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本外币结算、银行卡、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票据担保、贷款承诺、衍生金融工具、代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规模一般占其资产总额的15%以上。)4、银监会调查上市公司担保银监会继日前宣布将对四大商业银行展开有关业务调查外,近期亦计划对上市公司担保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最终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上市公司担保就像一颗隐形的炸弹时刻威胁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银监会此次即将进行的上市公司清查对象涉及流动资金贷款担保、信用担保、企业债券发行担保、票据承兑担保、授信额度担保等项目。因上市公司采用较多的是抵押担保,即上市公司作为债务人或第三人以依法可以抵押的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所以针对上市公司的检查重点将是股权质押担保。统计资料显示,在全国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近40%的公司存在着对外担保或互保,这个比例在前两年是25%至35%。据专家估计,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担保金额可能不下千亿,由于其担保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目前就此方面的不良资产尚难估计。二、交易所加强国债业务管理——券商经纪业务盈利模式受到致命打击。6月24日深证证管办以深证办发字[2003]129号《关于加强国债业务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通知》。无论是要求各券商开展大规模自查,还是酝酿改变国债交易托管规则,都足以令券商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