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一、初中生的年龄特点1、初中生的生理特点初中生正处在一个新的迅速成长的阶段,身高显著增长,平均每年增长约6-8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长2-4公斤,胸围平均增宽2-4厘米。手、足、个子都在猛长,但中枢神经系统不能立即适应身体的增长速度,因而动作不够灵活协调。他们的骨骼也在迅速增长,但骨化过程尚未完成,骨骼容易弯曲和损伤。肌肉发育比骨骼发育稍慢,因而人显得瘦长。心脏增长很少,但血液循环路线却延长了,因而心脏博动加强,容易出现头昏和疲劳现象。体育活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不宜过大,负荷锻炼不宜过重。这时也是他们性开始成熟的时候,女生还比男生早一、两年。脑重也已接近成人,脑神经纤维有显著增加,脑的机能显著增强,能进行较复杂的脑力劳动。但脑细胞还比较脆弱,因此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初中生的感觉力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如视觉中对颜色区别的准确性比小学低年级提高了60﹪多。听觉中,对音阶的辨别也较为准确。知觉的准确性和概括性也有所发展,注意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比小学生更强,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也更明显地表现出来了。这时,他们记忆的目的性加强了,日益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记忆。意义记忆有较大的发展,也有一部分学生仍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对知识死记硬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发展规律,并逐渐占主导地位。能独立思考一些问题,对社会和自然界的问题能进行抽象的思考,但仍需要一些感性材料的支持。他们喜欢追问、争辩,对成人、教师、书本中的某些问题,喜欢提出不同的见解。但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少,也容易走向主观、片面和过于自信。2、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基于生理变化,从而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变化。第一,独立意识日渐增强从小学升上初中后,大多数学生随着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已能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并独立地完成任务。因此,他们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不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经常监督,这种独立性常常表现为自觉地克服困难,完成教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及其它活动的任务;自觉地计划和检查自己的学习活动等等。第二,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小学阶段,儿童已初步显示出互相之间的竞争性,这个阶段的竞争很单纯,是互帮互助共同努力的竞争。到了初中阶段,这种竞争性进一步加强,同时,在竞争中掺杂了嫉妒的心理因素,这种现象在优秀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不相互帮助,喜欢相互奉承,有辅导资料却不让同学看等等。这种既有竞争意识又带有嫉妒因素的表现令人担忧。第三,交往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初中生交往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不仅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交往,更希望与外界社会交往。例如:交笔友,与电视台主持人通信联络,与社会上的青年交往等等。第四,自我意识初步形成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但自我意识与自制力发展尚不平衡,不良行为的形成也往往集中在这一阶段。譬如,出现哥儿们义气、打击报复,早恋、逃学、迷恋武打片和游戏机等等,这些不良行为一旦出现,若不及时加以制止教育,很可能使他们在弯路上越走越远了。二、处于人生“危险期”的初中生初中生难管难教是公认的事实,初中阶段学生的犯罪率比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高,校园很多恶性案件发生在初中,如吸毒、斗殴、盗抢、伤害杀人、破坏公物、团伙犯罪,甚至殴打老师、杀害父母,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教育专家分析说,如今的青少年,普遍存在狭隘、自私、惟我独尊、好占上风的心理。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和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又助长了青少年的心理缺陷,甚至促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为什么呢?原因是初中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初中生处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中间时期,它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这阶段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与不平衡成为初中生的显著特点。随着生理的迅速发育和心理的急剧变化,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渴望自主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