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助理制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乡村干部承担着贯实党的道路方针政策的直接责任,乡村干部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关系到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不变。镇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完善村主任助理制,切实处理了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逐渐优化了村级指导班子,具体提高了村级组织建设程度。一、施行村主任助理制的背景1、村干部全体素质不高与实际需求不相顺应。外部情况的新转变,给乡村干部的素质带来了新要求,给乡村干部的工作带来了新应战。广大乡村干部执行政策、依法行政、服务群众的程度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有较大差距,本本主义、经历主义现象遍及存在,局部村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把握不够,对新状况、新问题研讨不透,特别是不足乡村实用技能和经济治理才能,呈现了不能干事、不会干事、不肯干事、不敢干事等现象,干部政治素质、实践素质、业务素质、作风素质有待提高。2、用人渠道不宽与实际需求不相顺应。当前村干部基本上起原于本村村民,因为很多年青人和党员外出务工,选人用人视野不宽,范围性很大。据2009底计算,镇乡村党员中共有200多人流出村外,长期在外地务工和生活,其中19人与组织落空联络。高学历群众不肯干、敷裕群众不想干、普通群众干不了、单个人想干不能干,招致村级后备干部不足,在客观上构成“矮子里面拔将军”的毛病,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亟待处理。3、干部构造不合理与实际需求不相顺应。一是年龄偏大。年11月村“两委”班子换届前,镇16个村69名“两委”干部,均匀年龄47.8岁,50岁以上25人,占36.2%;35岁以下8人,仅占总数的11.6%。全镇908名乡村党员中,均匀年龄54.6岁,其中35岁以下129人,占14.2%;50岁以上613名,占67.5%。二是文明偏低。全镇69名村“两委”干部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村干部33人,占总数的47.8%;初中以下文明水平的36人,占总数的52.2%。而在乡村党员中,中专以上学历219人,占总数的24.1%;初中以下文明水平的704人,占总数第1页共5页的78.1%。三是后备干部储量少。年施行村主任助理制以前,全镇培育的村级后备干部合计31名,其中有产业的8人,外出务工的4人。二、组织施行的主要进程在履行村主任助理制的进程中,我们严格依照“民主引荐、专班调查、党委核定、公示明责、压岗磨炼、梯次建档、滚动裁减”的顺序进行,详细施行进程如下:1、民主引荐,专班调查。一是明确前提。各村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引荐初步人选。注重在35岁以下,高中、中专以上文明水平的务工经商返村夫员、种养加销强人、乡土拔尖人才、恢复退伍武士和回籍大中专毕业生中引荐选拔。单个才能强、群众公认的年龄可恰当放宽,文明水平可恰当放宽至初中以上。如晒旗村做事认真、干部安心、群众公认的王昌发,51岁,高中文明,经调查后被破格录用为村主任助理。引荐选拔与“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相结合,引荐对象户籍制度上在本村。二是充分酝踉。村党支部在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引荐前,先做好教育指导工作,引荐后充分寻求被引荐者志愿,最后召开支委会综合各方面意见,集体决定。全镇共确定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44人。其中35岁以下29人,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28人,务工经商返乡16人,种养加销强人7人。三是专班调查。镇委抽调分担党务副书记、组织委员、纪委书记、组织人事干事构成调查专班,逐村采取与村两委干部集体座谈、与党员群众代表单个座谈、与后备干部晤面交心等方法,对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调查,确定出后备干部正式人选。2、党委核定,公示明责。在具体调查的基本上,镇党委召开党委会专题评论,在后备干部正式人选中,每村择优确定1-3名村主任助理人选,年至2010年三年来,全镇共确定村主任助理正式人选41名。各村将镇党委确立的村主任助理人选的基本状况、岗位状况经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或采取在党务公开栏张贴的方法进行公示,公示一周期满后,群众没有贰言的,镇委下发任用文件,村民委员会发放聘用证书,聘为村主任助理,一年一聘。3、健全制度,压岗磨炼。镇、村两级为给村主任助理发明第2页共5页优越的工作、生活和生长情况,一是定制度。坚持培育联络人制度、按期汇报制度和按期培训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