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总在风雨后------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次家长会让家长朋友们明白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或多或少地遭遇到挫折,能遭遇挫折和失败是人生的一大幸事。2、让家长朋友们明白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为家长朋友们提供帮助孩子面对挫折的建议。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家长朋友们明白应该培养孩子从容地应对挫折的能力,如何做到帮助孩子应对挫折。三、教学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首先欢迎你们的到来,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来共同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很注重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能积极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二)、现实的残酷。1、师:作为家长,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帆风顺”。但是,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白发飘飘,可以说失败与挫折与生俱来,重要的是怎么看待和应对挫折,挫折对于孩子的发展有利有弊。正如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挫折能引导孩子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增长才干,这是“利”。而“弊”者,则使人内心痛苦,行为偏离,甚至引起过激的举动。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相信大家也听说过不少的孩子一遭遇挫折就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轻的情绪低落,一蹶不振,严重者轻生自杀。下面请大家看一组资料:(多媒体出示一组文字)﹙1﹚宿州市一男孩只是因为同学说他妈妈找了个老头,就承受不了,跳环城河淹死;﹙2﹚某中学一名男生因为一贯成绩不错,一次小测验不理想,怕同学嘲笑就写下遗书服毒自杀;﹙3﹚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因上网,没有按时写作业,英语老师批评后,家长打了一顿,就逃学去网吧,最后从十四楼跳下,结束了生命;﹙4﹚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因为在班干部的竞选中落榜而郁郁寡欢,陷入失败的情绪中不能自拔。3、师:这些看似不值一提的小事,为何引发了如此的惨剧?的确值得我们大人深思。您看了刚才的资料后,有什么想法?能不能帮忙分析一下原因和疏忽在哪里呢?4、家长自由发言,说看到的、想到的、悟到的……、(三)、挫折教育的作用。1、什么是挫折教育?师: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就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挫折教育?多媒体出示:挫折教育是指让教育者利用挫折对孩子进行意志的磨练,培养孩子积极向上、自信、健康心态的一种教育方式。2、中外名人遇到挫折,越挫越勇。师: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一颗积极向上、自信、健康的心态,引导孩子去正确地面对困难、挫折,中外有许许多多的名人在挫折面前,是越挫越勇。请大家先看资料。(多媒体出示张海迪、爱迪生、海伦。凯勒的相关资料。)(1)、张海迪,1955年9月17日在济南出生。5岁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张海迪最新照片无法上学,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她以顽强的毅力,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2)、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企业家。爱迪生出生农民家庭,八岁进学校念书,只学习了三个月,辍学在家,爱迪生对物理、化学特别喜爱,十二岁开始在火车上一边卖报,一边做实验,由于火车的震荡引起火灾,列车长打聋了他的耳朵,他仍然执着于物理,化学实验,终于成功地发明了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两千多项,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被誉为“光明之父”、“现实中的普罗米修斯”、“发明大王”。(3)、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的城镇。她在17个月的时候因为一次急性脑充血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苏利文(AnneSullivan)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