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学科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双城市公正中学关晓岩众所周知,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的典范,它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来充实教学,将会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会因老师的博学,多才多艺,更加喜爱老师,从而更加喜爱地理。我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不断尝试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谈一谈相关学科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一.语文与地理学生在语文课中学习的一些文章、语句或诗词,往往与地理相联系,教师可利用这些文章或语句辅助教学,丰富教学语言,提高文学素养。例如:语文课中的《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等说明性的文章,它们都以一定的地理知识为基础。教师反用其辅助地理教学,效果很好。再如有很多古诗文也反应了一定的地理问题。在学习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时,用“大江东去浪淘尽”、“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诗文;在学习天气与气候时可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等让学生判断这些诗句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在学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说明;在学习赤道周长及地球自转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来体现;在学习旅游资源的保护时,针对漫画中往景点题字的小朋友,我说:“他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学生马上说:“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在学习长江三峡时,我说“巴东三峡巫峡长”学生立刻说“猿鸣三声泪沾裳”。在学习黄河时,在新课的引入过程中,我说:“在古代汉语中称长江为‘江’,称黄河为‘河’,如今这两个地理事物的名称都用双音节词取代了单音节词。‘江’以其国内独一无二的长度加了个‘长’字,那么黄河的‘黄’字是怎样添加上去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将得到答案。”以此引入新课,学生将会地理、文学双丰收。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教师用较高的文学素养唤起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陶冶了情操。二.数学与地理数学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也较为普遍,地理中的有些图表,或某些计算,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基础。在学习比例尺时要懂得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及比例尺的大小比较,从而灵活运用比例尺。刚开始让学生比较“1/20000和1/300000”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第二个大,这时我让他们比较“1/2和1/3”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在学习我国的人口时,要会看条形统计图;在学习我国各类地形所占比例时不仅要懂得如何计算,还要学会画扇形图;再如相对高度的计算、不同海拔高度温度的计算等等,这些都要求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作保障。三.英语与地理隋着社会的进步,国际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对于全球使用范围最广的英语来说,已经成为中国学校首选的外语语种,有些学校正在用双语进行教学。在地理教材的附页上,给出了很多地理事物的英文名字,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但作为教师懂得一些,适当穿插在教学中,学生会很感兴趣,何况有些地理名称或符号就源自英语。例如:表示东、西、南、北的四个字母E、W、S、N就分别来自英语中的east、west、south、north。自西向东就可说成westtoeast。很多外国的国名和首都,多为从英语音译过来的,如:澳大利亚的英文名字是Australia;印度是India;伦敦是London等等不胜枚举。四.历史与地理史地、史地,人们总愿意把这两个学科放在一起来说,这说明这两个学科的关系特别密切,很多地理知识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从自然地理方面看,如大陆的漂移,地球形状的探寻,板块构造学说的产生,河流不同时期的水位流量等,都有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联系更多的当属人文地理了,如一个地方名称的由来,部分省区简称的由来,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民族的分布,各地工农业及交通事业的发展,宗教信仰的产生及分布等等。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适当穿插历史故事,会使地理课变得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