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总结1、抓好课间操,达到五化要求课间操的研究与改革,课间操是学校全体师生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全员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改革时间,过去为10分钟,现为20分钟,实行大课间活动,主要是弥补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的不足,有利于提高课间操质量。2、改革运动会,营造锻炼氛围学校的运动会,应立足于增进每个学生健康,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营造学校、家庭、社会的锻炼氛围,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为了体现全员参与、合作参与、趣味参与、社会参与、竞技展现的体育活动精神。学校确定运动会宗旨为:以全体师生为主体,以体育为核心,以育人为目的,营造运动氛围。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明确实施原则是: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并邀请学生家长参加;二是项目设置摆脱竞技运动的束缚,除竞技运动的项目外,更多设置大众体育或娱乐、健身项目、趣味项目、集体项目,既鼓励竞争,更强调参与、合作。运动会时两天,项目多,包括全员参加项目:50米(30米)跑;100米、200米、400米、800米、50米推铁环、跳绳、轻物投远、轻物掷准、跳远、跳高、乒乓球;集体比赛项目:拔河赛、接力比赛等。这样的运动会对学校、学生、家庭都将起到良好的影响,甚至对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3、抓好学生课外活动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崇高的创新人才。为此,学校体育工作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有效实施“五保证、四推动”举措,即:保证活动时间、保证活动器材、保证指导教师、保证安排落实、保证学生全员参与;组织比赛推动课外活动,成立各种运动队推动课外活动,营造体育氛围推动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锻炼兴趣,提高基本的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