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二(4)班刘素琴教学内容:数学书第44~46页的例1及练习九的第1~4题。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初步体会乘法含义,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2.使学生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3.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用具:多媒体,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入新知1、小朋友们,星期天、节假日你们喜欢到什么地方玩?谁给大家说说,你去哪些地方玩过?2、出示情景图。这是什么地方呀?(游乐园。)3、大家看,游乐园里有什么好玩的呀?(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4、其实呀,在游乐园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你都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摩天轮的每个车厢里坐了4个人,有5个车厢。)5、很好。你能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摩天轮上一共有多少人?)6、你还发现了什么?(我还发现了过山车的每个车厢里坐了两个人,有6个车厢。)真棒!。你能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吗?(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7、还有吗?(小火车每排坐3个人,有4排座位。)你会提问吗?(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8、大家看,这里有三张桌子。每张桌子配三把椅子,有三张桌子。一共有多少把椅子?9、同学们真聪明,给你们一幅图,你们就能想到这么多的问题。下面,让我们先来解决这些问题吧。依次出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先读一遍再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并叫学生板书算式。问题一:摩天轮的每个车厢里坐了4个人,有5个车厢。摩天轮上一共有多少人?算式:4+4+4+4+4=20。问题二:过山车的每个车厢里坐了2个人,有6个车厢。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算式:2+2+2+2+2+2=12。问题三:小火车每排坐3个人,有4排座位。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算式:3+3+3+3=12。问题四:有三张桌子。每张桌子配三把椅子,有三张桌子。一共有多少把椅子?算式:3+3+3=910、请同学们们仔细观察: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每个加法算式的加数都相同。)二、探索新知1.摆图形游戏。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图。小朋友们在游乐园里玩过了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后,他们又来到了动手乐园。在动手乐园里面,他们用小棒摆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你们能不能用你们的小棒也来摆一摆呢?现在每个同学都有一捆小棒,你喜欢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摆得又快又漂亮。开始吧。摆图形听音乐。教师巡视。学生操作完毕,找三名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作品。1、摆好了吗?给同桌说一说,师:你摆的是什么图形?每种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了几个这样的相同图形?共用了几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到题卡上。2、谁摆的是一样的图形,告诉老师。(板书三个加数相同的算式)你能根据自己摆的图形写出加法算式吗?(板书三个加数相同的算式)3、请同学们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每个加法算式的加数都相同。)4、课件出示摆小棒图。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在动手乐园里都摆了一些什么图形?(1)“我是李明,我想考考你,我摆了4把小伞,共用了几根小棒呢?”课件出示(2)“我是丽丽,我摆了6个△,用了几根小棒呢?”课件出示△△△△△△(3)“我是王冬,我摆了一座房子和一棵小树,你知道我用了几根小棒吗?”课件出示5、分别叫三个同学上黑板上写出算式。三、教学乘法1.寻找加法算式的共同点。观察这些加法算式,每一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每一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2、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3、教学乘法。用学生说出的算式进行教学。以3+3+3+3+3+3=18为例。(1)刚才我们说这个加法算式的每个加数都相同,那么相同加数是几?跟老师一起数一数有几个3呢?(带领学生数1、2…6,板书:6)(2)让学生认识“×”:乘号与我们认识的加号、减号一样,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求6个3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就在6和3的中间写乘号,看老师怎么写,先写“/”,再写“\”,伸出小手练一遍,这就是乘号,读作“乘”。我们读一遍。(3)板书出乘法算式:因为6个3连加是18,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