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易错成语精选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不要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空”之意。差强人意:差,稍微的;强,振奋。原指能振奋人的意思。现多用来指比预想的要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之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或历史。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把词义理解反了。瓜田李下:瓜田里,李子树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尾大不掉:掉,摇动。尾巴太大,就不好摇动。比喻部下强大,不听从调动、指挥。现也比喻机构庞大。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注意不能将“训”理解为“教训”。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前后不对称(多指文学作品)。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时含歉意。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一天。黄花,指菊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它比喻过时的事物,不表示“将来时”,写成“昨日黄花”也是不对的。文不加点:点,涂抹、修改,意为作文一气呵成,无需修改。胶柱鼓瑟:鼓,弹奏;瑟,古代的一种乐器。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曲突徙薪:突,烟囱,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禾,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前预防,以免发生危险。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使用时注意其褒贬色彩。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巧妙。与这个成语语意相近的成语是“鬼斧神工”(形容技术、技巧高超,不是人为所能达到的)。两个成语的共同特点是“技艺高超、巧妙”,不过,前者强调“人工”,后者强调“天然”。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与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与“息息相关”相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而无同甘共苦之意。间不容发:间,间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很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管理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指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不能误用为贬义。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久假不归:假,借。长期借去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能理解为“自己没有什么长处”。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或行为”。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点、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能用来描写冰雪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