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习惯早养成"主题班会方案活动目的:1.明确读书方向,激发读书兴趣。在故事中得到熏陶,能从现在起在班级营造起浓厚的读书氛围。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蓄更多“财富”,为学习各方面知识奠基。3.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活动准备:1.课件制作。2.按照“文学部”“卫生监察部”“纪律检查部”“秘书处”等各部门实际情况分组。3.按照分组情况,搜集读书故事,读书名言,读书方法,制定读书计划等。活动过程:(男):书籍就像雏鹰的一双翅膀。(女):能让我们在高高的蓝天上翱翔(男):书籍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女):能让我们这些小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男):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女):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男):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首诗(女):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合):唯有——书,是质朴无华的车骑,装载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男):现在,我宣布,二班“读书习惯早养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女):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男):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女):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男):首先,请同学们听一听,“书香文学部”搜集到的有关“读书”方面的小故事。1.讲有关“读书”的故事(1)同学们,你们听过“悬梁刺股”的故事吗?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2)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里穷,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床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3)范仲淹,同学们都知道吧!他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长大了,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家出外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有一句话被后人称颂:“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5)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到,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朋友笑他什么(6)曹禺真读书假洗澡——曹禺的家人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人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浴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没有看见人出来,浴室内总是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人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7)匡衡,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