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庐山区第一小学李娜远程教育资源与语文课堂有效的整合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四、说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一、说教材《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儿童诗,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这首诗充满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纯明洁,全诗语言欢快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象丰富、美好,是教育学生尊师、敬师、爱师的好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整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预设目标有以下三点:1、通过自主识字、交流等多种形式熟练地认识“株、踮、院”等8个生字,会写“甜、困、除”等10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尊师爱师的感情。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背诵,充分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教学难点:体会老师的勤勤恳恳,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二、说教法、学法1、运用多媒体:优美的课件能创设出一个个诗情画意的情境,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般都没见过紫丁香,运用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紫丁香,也使课堂充满美的情境,为美的朗读营造氛围。2、以读代讲法:我采用的是“四读四入”的教学方法。初读感知,字字入目;导读感悟,句句入心;品读积累,入情入境;以读促读,迁移运用。这样逐层递进地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诗中蕴含的师生之间美好真挚的情谊。3、暂延评价法:在教学中我采用暂延评价的方法,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阅读,耐心等待学生思维的结果。因而我在课堂上尽可能的把发言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散思维,形成一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二)听音赏图,初步感知。(三)全心品读,理解课文。(四)看图,情感体验。(五)拓展练习,指导背诵。(六)知识拓展。(七)写字指导。株踮院疲除困牵倦一株紫丁香疲倦踮脚挂牵小院消除困得眨眼疲倦5一株紫丁香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踮起2354小朋友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希望。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和您做伴。夜夜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把我们挂牵。时时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老师一天的工作老师在给我们上课老师正在改作业呢!老师在辅导我订正作业。老师在给我们打饭。老师在拖地。我们放学了,而老师还在辛勤地工作。老师还在备课。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我想对老师说…….让绿色的枝叶夜夜;让沙沙的绿叶儿声;让满树盛开的小花;让那一阵阵的花香和老师作伴帮老师消除疲倦感谢老师的挂牵飘进老师的梦里。赞美老师的诗句: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3、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4、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6、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除困甜院四、说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1、化静为动,激发学习兴趣。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上课初始我就采用“摘果子”多媒体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2、变难为易,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例如上《一株紫丁香》一课时,很多学生学生根本没见过,我就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乐意学习本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3、寓教于乐,培养审美情趣。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例如本课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动听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