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吧!——课改展示课后体会在白云区课改优质课展示活动中,我承担了一节展示课。历经三个星期的准备,我终于将一节课展示了出来,也将自己的教学思想好好打磨了一番。从最初使用传统教法,暴露出许多问题,到后来理清教学思路,启用小组合作模式,用群学和对学来开展教学,课顺利了很多。通过这一次展示课,我对课改的理解加深了许多。一、我的课改课堂以往我们去看课改展示课,总能看到热热闹闹的课堂。但后来大家也一直在反思:热闹就是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吗?显然不是。在黄边的那几节展示课,和我自己的这节课,大家看到了充满浓浓语文味的课堂:学生在展示,老师也在引导;有基础知识的训练,也有表达,合作等各项能力的训练;有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也有老师精辟的总结归纳,课堂似乎又回归自然了。“一切传统的东西,总有它的优势,所以它才能流传至今。”这是我曾经听到的一点课改体会,我非常赞同。课改并不是要摒弃从前,而是修缮弊端。二、关于课改为什么要课改?因为传统教学确实存在知识生硬灌输,课堂沉闷,学生能力难以得到培养等弊端。而它的优势在于学生能非常高效的掌握基础知识,这也是不能忽略的。而课改的目的就在于用新的方法来弥补这些缺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才有了小组合作,所以才要求提供许多学生展示的机会。只是课改开始后,大家走了很多弯路,注重了形式,脱离了初衷。在参加课改骨干教师培训的时候,邓部长说:“因为大家还不知道怎样改革课堂,所以我们给出了一种模式,但并不是让大家都按照这个样子上课。”我觉得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条路线,一张地图,是别人走过的路。如何结合自己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寻找像小组合作、学生展示汇报一样的好方法,开辟出自己的课堂模式,这才是最重要的,盲目学人可能会落得“邯郸学步”。而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的标准,一定是孩子们的主动性是否得到了发挥,他们是否爱你的课堂,你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带去什么呢?这才没有违背课改的精神,没有流于形式,才真正能为我们的课堂带来活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