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919课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红色十月”是前苏联辉煌时代的标志,以“红色”和“十月”命名的商品或活动不胜枚举。“红色十月”巧克力如今仍是俄罗斯最畅销的本土品牌之一,其厂址依然位于克里姆林宫附近。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1、客观条件: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得到什么信息?(1)经济条件: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行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1、客观条件: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请同学们阅读以下资料,想想为什么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得到什么信息?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实力不足,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并且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材料二: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俄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俄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人民不得不奋起反抗人民不得不奋起反抗,,以求生存。以求生存。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1)经济条件: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行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1、客观条件:(2)政治条件: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①经济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②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命创造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