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观摩课点评《加速度》观摩课点评11531153共建模式的通识与实共建模式的通识与实验验深圳市华侨城中学陈汉光一、一、11531153共建模式通识共建模式通识(一)“1153共建模式”的内容•1.一个核心: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是教学的核心。要体现这一核心,就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得以彰显,是“以人为本”观念在课堂教学实践领域里的体现。•2.一条主线:在教学各环节中要以“问题”为主线,就是以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和生成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3.五大课堂主题元素:自学、讨论、展示、总结、评价。•4.三种基本课型•(1)问题导学课(结构化预习课)•问题导学课的关键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结构化预习。问题导学课对应于过去的新课教学。但不同的是,学生预习在前,即学在前,议在前。学在前可以是学在课前,也可以是学在课中,但一定是学在老师讲解前,并且整个过程是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需要把握问题导学课的要点,结合教学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依次设计常用流程: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讲评总结-补充修正-消化落实。•(2)问题解决课:(习题课)•“问题解决课”首先是教师对问题进行研究和系统归类,突出解决不同类型试题的思路、方法、技能、技巧、规律的掌握,设计好《问题解决-工具单》或选择好教辅资料,对主要问题进行多元化训练。常用的流程是:情景导入-讨论交流-展写展讲-质疑辩论-总结提升-消化巩固。•(3)问题综合解决课:•对于教学任务量不大的内容,可以将问题导学、问题解决和问题拓展综合在一节课内完成。在工具单开发上充分体现不同的任务驱动,但最终又都指向教学目标的落实。问题综合解决课的基本流程是:创设情境(新课导入)-呈现目标(明确方向)-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归纳概括(生成意义)。•5.“1153共建模式”中的“共建”的涵义•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情景同在,思维共进,互动互生的共建过程。(二)“1153共建模式”的核心理念•一个根本:以学为本;•三个充分:要让学生充分地自学,要让小组充分地讨论,要让学生充分地展示。•三个不讲:学生能自主学会的不讲,学生能讨论会的不讲,学生能展示、辨论会的不讲。•四个先与后:先学后议,先议后展,先展后评,先评后讲。•六个关键词:“多元、开放、包容”“科学、民主、人文”。(三)“1153共建模式”的目标要求--形成素质化课堂二、二、11531153共建模式的实验共建模式的实验--------《加速度》观摩课点评《加速度》观摩课点评•本课属于“问题导学课”。•流程:创设问题-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讲评总结-补充修正-消化落实。(一)课型定位(一)课型定位(二)课堂从“预设建构”转变为“动态生成”的教学实施(二)课堂从“预设建构”转变为“动态生成”的教学实施创设情景创设情景抽象加工抽象加工巩固深化巩固深化感知材料感知材料形成表象形成表象分析比较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抽象概括变式迁移变式迁移完善结构完善结构“预设建构”•2.让学生体验物理概念的生成过程•借助赛跑比赛,熔“玩于学”,让学生体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定性关系.•1.让学生探寻物理概念的发现过程•借助对汽车运动状态的观察,开展对建构物理概念的基本要素的假设与猜想,探究物理概念的发现过程.“动态生成”学生发现:加速度应该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要由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共同建构.感性认识:加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越大,或加速度越大,相同速度变化量所需要时间越小.3.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物理实验的设计过程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设备合作交流,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思路从定性——定量发展。充分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比较法,图象法,找出概括物理概念的基本方法--比值法.4.让学生亲历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以上教学活动注重“加速度的大小”的研究,“加速度的方向”也是一个相当难理解的问题,因此,通过创设“加速”与“减速”问题,让学生亲历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全面掌握“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