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新课程标准》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它课程,形成终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作业,字迹清晰整齐,让人赏心悦目;字迹潦草零乱,且不论答案正确与否,使人顿生厌烦之心。因此,让学生规范书写显得尤为重要。我的几点做法是:一、了解学情,有的放矢每接受新的班级,首先注重这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特别是写字。第一次改作业,除了看他的正确性,更看重的是书写质量。从整体上了解这些学生在书写方面好、一般、差的各有多少,再细看这些孩子的字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进行分类,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找时间对作业进行点评。表扬字写得好的,并告诉他们写好字的方法:横平竖直,点如桃,撇如刀,勾如健美操。让学生观摩写得好的字。同时,也帮助学生找出字差的问题:有的字大小不一,有的潦草歪斜,有的涂改不清等等。经过这样的实例点评,学生对如何写好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二、激发兴趣,贵在鼓励写字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在书写方式先进的今天,学生是不爱好这种劳动的,但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基础。”这摆在教师面前的路就是唯一选择,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写字,才能写好字。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班上寻访爱写字的人,课间与他们拉家常。王媛媛说家长对他写字从小很严,外公是教师,常告诉她写一手好字是给别人一张综合素养的名片,因为字如其人。否则别人一看几个字就会想到技只此耳,瞧不起你。贾艳梦说她爸经常在外搞工程,需要拟定很多文书,合同等,如果字写差了别人懒得理你,到手的工程就会泡汤。我听了很感动。这不正是我要说服大家爱写字,写好字的活教材吗?于是,我利用作业课请她俩谈谈写字的经验和重要性。她俩这么一讲,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共鸣,大家纷纷抢着谈自己的练字感受,表示以后要把字写好。我趁热打铁,表扬字写的好和进步大的人,鼓励学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求每个学生寻找写字对手,开展一些阶段性的比赛活动,如听写生字,默写古诗及文段,做到书写正确、字迹美观。比赛结束时,我和学生一起当评委,评出优胜作业,或在黑板报上表扬,或在本子上画一面红旗,有时在纸上贴几颗星星。这样坚持一学期后,同学们的书写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不光是能写好字了,更重要的是爱上了写字。学生写好字的劲头大了,也有了辨别字好坏的标准。三、严格要求,指导方法汉字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符号,而且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体。要写好一个字,先要执笔和坐姿正确,其次仔细观察整个字的形体,成字在胸,最后端正态度静下心来写,成功就有了基础。一是执笔和坐姿严格要求,它直接影响字的美观和速度,也影响孩子的视力和身体发育。多数学生往往在执笔上有错误,表现在手指离笔尖太近,四指分家,勾腕执笔。因此,写字前示范笔杆向右后方顷斜,倒在虎口上,与纸面成45度角,指和腕力度适当。身直头正,编成儿歌:“拿起笔来坐端正,身正背直脚放稳,一拳一尺和一寸,字字都要写端正。”二是间架结构严格要求。汉字构成受空间限制,无论笔画多少,要匀称地分布在一个格子里,才展现出形体美.做到“横平竖直”,注意每一笔的位置,笔画间的疏密关系。这就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独体字“火、日”,合体字“勇、撒、赢”,要引导学生看清各个笔画所对应的位置,长短大小、偏旁部首及搭配比例都得心中有数,写出来才好看。三是规范书写,贵在平时。任何一种技能都需要长期训练,写字也不例外。不仅要求语文课上注重书写,其它所有课的作业,均要当作练字机会。即提笔就是练字,不仅在学校好好写,在家也一样。教师要不失时机给予鼓励,如写得好的全班展示,作业本上画大拇指,写ok,发现写字缺乏兴趣时,念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有一首歌词“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还有极少数人写字很差,一写字就畏难,我便鼓励他们买一本自己喜欢的字贴,先读帖,体会,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不要盲目临贴,求多求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