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马中学初二年级语文(下)导学案学生姓名:班级:等级课题__《绞刑架下的报告》__主备人霍颖审核人陈玉军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文学知识报告文学的特点,积累文中的字词。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概括能力。3、全力以赴,激情投入,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体会课文的语言风格。理解革命者面对严刑拷打时的不屈精神。【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阅读教材,初步感知课文,熟记重点词语,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2、完成预习自测题。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课文的内容,理解和体会作者乐观的精神和人生态度。3、限时20分钟第一课时【预习案】一、教材助读,知识链接1、解题:“报告”是一种文学体裁,内容强调真实具体。“绞刑架下的报告”说明了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临刑之前写下的,叙述的是事件的真相,是真实可信的,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2、《绞刑架下的报告》这是一本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又被译名为《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报告》。作者是尤利乌斯·伏契克,捷克斯洛伐克的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和作家。伏契克于1943年9月8日英勇就义。烈士的英雄形象已经超越捷克的国界,活在世界革命人民的心中。让我们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与缅怀,学习该文,从中获取丰富的营养。二、预习自测:1、预习任务:认真读两遍课文,在课本中画出重点字词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并标清自然段。2、预习自测: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舔():恪守():一绺():濒临():鼾睡():无济于事():辨字组词:①踹()湍()揣()②搀()谗()馋()③稚()雉()堆()④裹()衷()⑤蹲()遵()尊()⑥叛()衅()⑦恪()络()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探究案】一、自主学习:1、认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2、读完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举例来说。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1、“我”被捕后遭受了几次毒打?是用怎样的笔调描写的?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精神状态?2、敌人说:“你没有心。”伏契克回答:“我有心的。”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训练案】当堂检测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1、瘸腿。亦指导瘸腿的人。()2、对事情毫无补益。()把规范修炼成一种习惯,把认真内化成一种性格昌马中学初二年级语文(下)导学案学生姓名:班级:等级3、各种物品器具。多指日常生活用品。()4、接近;靠近。()5、旧时称打扫街道的清洁工。()第二课时【预习案】一、预习自测:选词填空。1、班长几次想与数学老师交换一下意见,可数学老师没有______(反应反映)。2、你们常夸她有能耐,今天怎么说她办事_____________(不利不力)。3、他太_________了,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果断武断)【探究案】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1、为什么每次遭受毒打的时候都插入似乎与现场无关,与现场气氛不和谐的关于工人上班、孩子上学、情人话别的联想?那么又怎样来理解主人公对死亡的期盼?2、如何理解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作用?3、试从语言方面将本文与《狱中书简》做一比较,并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三、拓展提升:学习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深刻感受;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绞刑架下的报告》作为经典作品流传?【训练案】一、当堂检测:阅读理解挂在牢房门上的“两人”牌子又换成了“三人”,不久又改成“两人”,然后又出现“三人”,“两人”,“三人”,“两人”。新的难友来了又去——只有最初留在二六七号牢房里的两个人,依然忠实地住在一起。这就是“老爹”和我。“老爹”名叫约瑟夫·佩舍克,是个六十岁的老教员,教师委员会主席,他比我早被捕八十五天,罪名是在草拟一项关于改革自由捷克学校的建议中“阴谋反对德意志帝国”。“老爹”是一个……可是,朋友,怎样来描写他呢?这是件很难的事。两个人,一间牢房和一年的生活。在这共同生活的一年中,“老爹”这个称号上的引号消失了;在这一年中,两个不同年龄的囚犯成了真正的父与子;在这一年中,我们彼此吸取了对方的习惯、口头禅,甚至说话的声调。现在你不妨来试试,看能否分辨出哪些是我的,哪些是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