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VIP免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第1页
1/20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第2页
2/20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第3页
3/20
2.22.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城市化过程和特点1、城市化的含义概念:人口和产业乡村向城市地区集聚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2、城市化三大特征不断扩大比重上升产业转移用地规模城市人口劳动力农田成为厂区第一产业到第二、三产业农民成为居民城市化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项目意义人口转化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想观念能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城市文化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3、城市化的意义几千年前18世纪中叶二战结束现在缓慢发展加速发展(起步)空前发展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二.城市化动力机制三.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一一))起步早起步早,,进程慢进程慢((二二))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三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则迅速发展,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边缘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再加上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许多人在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做“钟摆式”移动。这种逆城市化现象进一步促进了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一)起步晚,发展快(二)城市化水平较低(三)城市发展不合理阅读思考: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我国城市化城市化速度加速发展城市化动力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动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人口流动内地流向沿海,山区流向平原,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环境生态保护采取许多措施,得到初步改善,仍不容乐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基本协调,人口众多,劳动力就业是首要问题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关系相互促进1.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A.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练习A2.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A.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B.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展慢C.由于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D.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13.3%练习A3.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C4.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展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B.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快C.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D.大城市发展慢,中小城市发展迅速练习D5.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⑤城市就业条件改善。()A.①④B.②③C.④⑤D.①②D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