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设备评估案例案例一新都工具厂机器设备评估一、设备概况新都工具厂是由上海内迁的三线企业,1968年建厂,1974年正式投产,是我国生产精密复杂刀具的大型骨干企业,产品包括滚齿、拉削、铣刀、绞刀、钻头、车刀等8个大类,185个品种,2万多个规格。新都工具厂拥有各类主要生产设备1100台(套)。其中:大型、精密、数控设备93台,设备分布在全厂锻工、滚齿刀具、拉削刀具等16个生产分厂和21个管理处室,设备类别包括锻压、动力电器、热处理、冶炼和专用工具生产设备以及通讯、运输、仪器仪表、计算机、办公等13大类,设备原值94068964.97元,没备净值28882265.96元,其中车辆原值6481886.87元,净值3838909.35元。上述设备多数为建厂初期购置的通用机械和专用刀具生产设备以及部分早期进口设备,80年代以前购置的约占65%左右。这些设备由于使用时间长,多数技术老化,磨损严重,精度丧失,加之刀具行业加工切削量大,加工对象多为硬质合金钢,机床负荷大、振动大、速度快,传动零件极易磨损,影响使用寿命,设备技术状况较差。80年代和90年代购进的设备仅占设备总数的30%左右,这些设备的技术状况尚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这期间为满足刀具行业振兴和发展国产汽车工业的需求,新都工具厂先后从国外引进和国内购置部分高、精、尖技术设备,如1985年从美国MVLTI—ARC公司引进了氮化钛、碳化钛涂层技术设备(PVD),以提高刀具硬度和耐磨性,从而延长刀具寿命;1994年从西班牙引进福萨公司(FHUSA)装配式圆磨滚滚刀生产线,大大提高了齿轮滚刀的产量和质量,“九五”初期又自行研制了高压真空炉,购置了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1987年从日本引进了滚刀检查仪等大型设备,……这些设备在当时生产中发挥了骨干作用。由于设备更新速度加快和轿车行业不断发展对刀具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上述设备或已技术落后,或已不能满足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展需要,产生了功能性贬值和一定的经济性贬值,目前呈陈旧落后的趋势。鉴于新都工具厂管理制度比较健全,设备维修及时,并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对部分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目前设备总体技术水平和质量状况勉强能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二、评估目的本次评估为该企业设备转让提供作价依据。三、评估基准日评估基准日为2000年2月6日。四、评估程序依据新都工具厂提供的固定资产台账、机器设备清查明细表、大型设备和进口设备的合同书、原始发票和有关技术资料,在抽查核实台账的基础上,深入现场逐台调查,了解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实际使用负荷、维护保养和设备实际技术状态。走访有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重点设备、进口设备的技术质量状况进行调查,对其技术进步和功能性损耗进行调查,搜集有关进口设备的币种、汇率变动以及关税等有关资料,作为评估的依据。设备价格的资料来源:(1)国家机械工业局、机电产品价格中心编《2000年机电产品报价手册》;(2)评估基准日当月《全国汽车报价及评估》、《电子市场》;(3)《资产评估常用数据与参数手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4)向生产厂家及经销商询价;(5)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法规资料。五、评估方法和有关说明新都工具厂提供的设备原值已包括设备的买价、运杂费和安装调试费,进口设备除包括以上费用外还包括各种税费和银行手续费及保险费等费用。凡1994年以前购置的设备,其账面值是经1994年7月全国清产核资重估价值后的调账价值。本次评估采用成本法。评估价值=重置价值×成新率。(一)重置价值的确定1.在评估基准日内国内仍继续生产的各类设备,其重置价值按评估基准日的市价加计一定比例运杂费和安装调试费,大型设备加计资金成本,运杂费视产地、安装调试费视设备复杂程度而定。2.对在评估基准日内国内已不再生产的各类设备,其重置价值按其类似或替代产品的现行市价再加计运杂费和安装调试费确定。3.对市场价格资料不全的设备及部分自制设备,其重置价值按同类设备的价格指数确定。4.对技术落后的进口设备,国内有替代产品的,其重置价值参考国内替代或类似产品的市价加计一定比例的运杂费、安装调试费确定,面对国内尚无替代产品,直接向生产厂家、国内代理商询价,在核实其报价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