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有效的师幼互动在美术活动中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美术活动中影响师幼互动的因素有很多,如幼儿的已有经验、创设的环境、设计的提问、活动的内容等。为了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促进师幼共同发展,我在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探索增进师幼互动的策略。一、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师幼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幼互动的必要条件。心理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影响较大、较直接。幼儿正处于对教师的无原则“服从”阶段,“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美术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平等、融洽、和谐的心理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理解尊重教师要尊重理解幼儿,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行为。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要用积极的情感,平等、尊重、温和的语气与幼儿对话,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探索,保护幼儿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关心幼儿的心理需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在活动中要让幼儿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伙伴,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表现内心的感受。(二)支持鼓励教师要善于肯定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恰当的赞扬、鼓励和肯定能让幼儿产生安全感与信任感,促进师幼互动。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并以正面激励为主,尽可能避免消极、指责性的评价,以免对幼儿造成心理压力,使他们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不良心理。二、合理运用交流方式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教师一般以言语交流为主,适时辅以体态语交流,这样能起到较好的互动效果。(一)运用恰当的言语进行点拨1,积极的指示和建议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有的幼儿用各色彩笔乱涂一团,有的幼儿把颜料打翻在画纸上,有的幼儿把画纸捅破……面对这些混乱的场面,教师要进行耐心的引导和指点。在对幼儿提出要求时,教师要使用平等性的语言,在活动前向他们交代清楚能够做什么、该怎样做,而不是事后一味地指责他们不可以做什么、不应该怎样做。2,委婉的表达和评价当教师有必要向幼儿说明道理时,要采用委婉、心平气和的语气。委婉的表达往往令人心情舒畅,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或批评,对于幼儿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委婉地向幼儿表达自己的好恶或指示,可以使幼儿容易接纳并乐于服从,提升教育效果。在美术活动《虫虫》中,教师在讲解虫子扭动时的姿态时,发现有一个幼儿画的是一条直线,教师刚想引导他画曲线,另一个幼儿见状后说:“虫子不能画成直线的!”那个幼儿不开心地反问道:“为什么不能画成直线呢?”教师微笑着把幼儿的问题重复了一遍:“对啊,为什么不能画成直线呢?”经过大家的一番讨论,幼儿终于明白用曲线表现虫子看上去才像在扭动。教师没有直接告知幼儿应该怎样做,而是借助其他幼儿的讨论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这样既照顾了个别幼儿的情绪,也在集体面前解决了问题。(二)运用体态语与幼儿互动体态语的合理运用在师幼互动过程中的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幼儿在行为上是他律的,容易受教师言行的暗示。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恰当地运用积极的动作和其他非言语沟通技巧引发与幼儿的互动,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语。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目光、微笑、适当的身体接触等向幼儿表达情感,如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不够积极时,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微笑、亲切的抚摸等积极性评价能让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而面对一些不遵守纪律或有不恰当行为的幼儿,教师流露出带有某种警告的神情时,能使幼儿感到惭愧,并迅速加以改正。如在一次“玩颜色”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运用多种实物(如各种菜根、积木、瓶盖等)趴在地上进行拓印画。幼儿都很喜欢这种表现方式,可是爱干净的小洁却站在长卷画旁迟迟不肯作画。教师走到她身旁蹲下来问:“小洁,你不想和大家一起画画吗?”她撅着小嘴摇摇头。这时教师发现她脚上穿了一双粉红色的新皮鞋,便微笑着抚摸着小洁的脸:“你是担心把新皮鞋弄脏吧,老师帮你想个办法。”一会儿,教师找来一副塑料鞋套给她套好,她高兴地和大家一起玩颜色去了。三、从幼儿的角度设计提问提问是师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