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VIP免费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_第1页
1/2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_第2页
2/2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摘要:血清甘油三酯/三酰甘油(T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血脂常规测定指标,特别是随着对其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研究的深入,TG作为冠心病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1~3]。但是目前血清TG测定及其临床应用尚存在很多问题,如生物学变异、游离甘油对测定的影响、测定的标准化系统不完善等等。本文仅对TG的生物化学、测定方法与标准化、临床意义等方面的近况作一简述。关键词: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临床意义TG的代谢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条途径。外源性途径指食物中的TG在小肠内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一酯、二酯后由肠粘膜吸收入细胞,再合成TG并与其他脂质形成CM,通过淋巴系统入血。CM中的TG在脂蛋白脂肪酶(LPL)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FFA),被细胞利用或贮存。高脂饮食后3~6h,血液中CM相关的TG达到峰值,脂肪的吸收速度因食物中脂肪的成分及个体差异而不同。内源性代谢途径指CM水解产物—CM残粒以受体介导的形式被肝脏吸收,其衍生物和一些新组分合成VLDL。与CM水解类似,VLDL分泌到血液后被LPL水解成残粒,其中部分直接被肝吸收、分解,另一部分继续水解形成中间密度脂蛋白(IDL),最后生成LDL。VLDL的合成与水解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底物利用率、激素状态、水解酶的活性及一些特殊载脂蛋白辅因子的活性。[检测方法]酶法(GPO-PAP法);去游离甘油(两步酶)法;变色酸显色法(CDC参考方法)。[参考值]正常人TG水平高低受生活条件的影响,我国人低于欧美人,成年后随年龄上升。TG水平的个体差异比TC大,人群调查的数据比较分散,呈明显正偏态分布。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的判断标准:理想范围:<1.7mmol/L(<150mg/d1);升高:>1.7mmol/L(>150mg/d1)。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ATPⅢ)提出的医学决定水平:理想范围:<1.7mmol/L(<150mg/d1);边缘增高:1.7~2.25mmoL/L(150~199mg/d1);增高:2.26~5.64mmol/L(200~499mg/d1);很高:≥5.65mmol/L(≥500mg/d1)。[临床意义](1)高TG血症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前者多有遗传因素,其中包括家族性高TG血症与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等。继发的见于糖尿病、糖原累积病、甲状腺功能衰退、。肾病综合征、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但往往不易分辨原发或继发。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与高脂蛋白血症等往往有家族性集聚现象。例如,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与糖代谢异常,可继发TG(或同时有TG)升高,但也可能同时有糖尿病与高TG两种遗传因素。冠心病患者TG偏高者比一般人群多见,但这种患者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与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也多见。一般认为单独有高TG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只有伴以高TC、高LDL-C、低HDL-C等情况时才有意义。(2)通常将高脂蛋白血症分为:I、Ⅱa、Ⅱb、Ⅲ、Ⅳ、V等6型。除Ⅱa型外,都有高TG:①I型是极为罕见的高乳糜微粒血症,原因有二,一为家族性脂蛋白脂肪酶缺乏症;二为遗传性的apoCⅡ缺乏症。②最常见的是Ⅳ型,其次是Ⅱb型,后者同时有,TC和TG增高,即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Ⅳ型只有TG增高,反映VLDL增高。但是VLDL很高时也会有TC轻度升高,所以Ⅳ型与Ⅱh型有时难以区分,主要是根据LDL-C水平做出判断。家族性高TG血症属于Ⅳ型。③Ⅲ型又称为异常β脂蛋白血症,TC与TG都高,其比例近于1:1(以mg/dl计),但无乳糜微粒血症。诊断还有赖于脂蛋白电泳显示宽β带;血清在密度1.006g/mI下超速离心后,其顶部(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作电泳分析证明有漂浮的β脂蛋白或电泳迁移在β位的VLDL存在,化学分析显示V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TG>0.3或VLDL-C/VLDL-TG>0.35;apoE分型多为E2/E2纯合子。④V型为乳糜微粒和VLDL都增多,TG有高达10g/L以上的。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原有的家族性高TG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的基础上,继发因素有糖尿病、妊娠、肾病综合征、巨球蛋白血症等,易于引发胰腺炎。(3)美国人在ATPⅡ中:将TC的分类和治疗标准订得如此高,是因为在当时TG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尚未确认。通过大量前瞻性的研究证实,富含TG的脂蛋白确系CHD(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TG增高表明患者存在代谢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