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哪些实用小技巧?文:陈默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运用在生活中?《影响力》这本书其实已经介绍了不少,这里我稍微总结一下:人类的一些行为模式1.固定行为模式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说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帮助的可能性就更大。书里做了这么一个实验来验证理由的威力:"对不起,我有5页纸要复印,能不能让我先复印啊?因为我有急事"给出一个模糊的理由,有94%的人同意让实验者先复印。"对不起,我有5页纸要复印,能不能让我先复印啊?"不给理由,有60%的人同意让实验者先复印。"对不起,我有5页纸要复印,能不能让我先复印啊?因为我要复印几张纸"给出一个根本不算是理由的理由,结果仍然有93%的人同意!2.对比原理如果两样东西很不一样,那么我们认为的他们之间的差距会比实际上的差距更大。比如:强东今天下午去相亲了,他先见了一个妹子,惊为天人,外表谈吐性格什么的都满分("小天是我见过最纯洁的人!")然后又见了一个有点邋遢的妹子。如果强东是在平时见到邋遢妹子,可能也就觉得还行了,但就是因为先见了天仙妹妹,邋遢妹子也许直接就被打到了负分。这个原则在商业上的应用很多。比如: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如果先看到一些很贵的东西,然后又看到了一些比较便宜的东西,就很容易觉得第二类东西非常超值。有些售货员,就会先给客人推荐一些又贵又差的东西,然后再推荐一些便宜的商品,这时候客人就很容易觉得后面的东西很不错。影响力六大原则1.互惠原则人的心理会主动避免"负债感",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会不喜欢"欠别人的",一旦欠了就会找机会投桃报李。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自然地主动给予对方一些好处,往往会收到意外的惊喜。很多时候,即使是不经意间口头的赞扬,也能换来对方尽心尽力的帮助。这一点其实在很多商品营销中都可以观察得到,比如:我家小区楼下便利店的阿姨,我偶尔路过去店里拿瓶水什么的,永远不收我钱。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只好时不时去那里多买点生活用品,即使我完全可以在沃尔玛买,而且我还会特意多买一点,免得她又给我免单==阿姨未必心里想得那么功利,但她已经不自觉地使用了这个心理学原则。"拒绝--退让"策略这个策略是一个很高明的策略,在无数的谈判场合都可以用到。这个策略其实是互惠原则的延伸:如果第一个要求和第二个要求提得恰当,那么对方会认为第二个要求是你做出的让步,因而觉得自己有义务做出相应的让步。比如:如果你想买套房子,对方出价为150万,你的心理价位是120万,那么你绝不能出价120万。基本上在谈判中,彼此都会预设一个空间,如果你的第一出价是120万,那么对方会认为你的底线在130万或更多。这个时候,如果死咬住120万,那么很可能谈判就会告吹。所以合适的做法是,先出个100万,看看对方的反应,然后慢慢让步。这里的150、120、100只是个说法,不要太在意。但Cialdini也提到,使用"拒绝--退让"策略有一个注意点,就是你的第一个要求必须合理。一旦对方觉得你的第一个要求不是真诚的,那么它就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这个case里,你说你要5万买这房子,对方可能直接拂袖而去2.承诺一致原则一旦我们做出某种承诺(或者表态),来自内心和外部的立场就容易迫使我们采取相应的行动。这种原则的应用,很多时候可以称之为是"诱敌深入"。比如:张三想找庆丰借钱,那么他可以先问问庆丰:"最近包子铺生意厚唔厚啊?"庆丰说:"不错啊,套餐卖得挺好的。"这个时候张三再顺水推舟:"我想报名夏威夷吉他培训班,你能不能借我八千?"庆丰因为刚才已经说了生意不错,这个时候不借就等于是打自己脸了,只好多少拿点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承诺-一致的原则有几个特点:①书面的承诺要比口头的承诺力量更大;②公开的承诺要比私下的承诺力量更大;③履行一个承诺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这个承诺对许诺者的影响就越大。如果一个承诺是在没有受到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作出的,那么一个人就会发自内心地对这个选择负责。书里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一家机构想要使居民节约能源。这时,他们先答应把答应节约能源的居民的名字公布在报纸上,居民面对好名声的诱惑,承诺会节约能源。后面,机构又告知这些居民,表示他们的名字没有办法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