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各大名家【篆刻印谱】【中】□■近代各大名家【篆刻印谱】■口中】齐璜(1864--1957)字濒生,号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均卓绝出众的艺术家。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在近代篆刻艺术史上是继吴昌硕、黄士陵之后又一位能开宗立派的巨人。他的篆刻初学浙派中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从汉《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圆笔的篆书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而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又从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少数民族多字官印等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他在艺术见解上最推崇“独造”,并且身体力行,曾说:“刻印,其篆法别有天趣胜人者,唯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处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余刻印不拘古人绳墨,而时俗以为无所本,余尝哀时人之蠢,不思秦汉人,人子也,吾亦人子也,不思吾有独到处,如今昔人见之,亦必钦仰”。由此可见,他对自已的独创充满着自信。齐白石的篆刻作品章法强调疏密,空间分割大起大落,单刀切石,大刀阔斧,横冲斜插,极富猛利狂悍、痛快淋漓,创造出一种“写意篆刻”的独特风格。大匠之门江南布衣借山门客偷得浮生半日闲中国长沙湘潭人也八砚楼白石落红寄苹吟屋人长寿罗福颐(1905--1981)字子期,又署紫溪、梓溪,七十后自号偻翁,浙江上虞人。为近代著名金石学家罗振玉之第五子,自幼秉承家学,由父兄为他教授四书五经,并无其它学历。课余写字刻印,阅读家藏古印谱,手拓青铜器铭文,并开始摹集玺印文字。与他父亲的学生容庚、商承柞是青年时代的学友,十八岁时即出版《古玺汉印文字徵》。为不使学识“黄土埋幽,与生俱尽”,他努力笔耕,著术多达一百二十三种。文革中下放至湖北干校备受迫害。十年浩劫后,克服年迈力衰,三年中足迹遍涉大江南北十五个省、市,访问了二十七个博物馆及文化机构,采集古玺印资历料近万件。罗福颐先生研究文物考古的面极广,除玺印、古文字外,对清廷史料、古代官制、甲骨、汉简、古尺度、古量器、镜鉴、银锭、石刻、墓志、汉魏石经、古代医书及西夏、辽、金、元少数民族等都有著述。其中《汉印文字徵》、《古玺文编》、《古玺汇编》、《古玺印概论》、《印章节概述》(合著)等考证严谨,对篆刻艺术影响极大。他生前为故宫博物院四级副研究员、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又任中国科学院考古学会、中国古文学学会、西泠印社理事等职。罗子期罗继祖吴颐人颐人之玺罗福颐印遇仙桥畔是家乡杞国无事忧天倾蠖叟浩气长存张翼之印陈巨来(1905一1984)陈斝,字巨来,后以字行,号槁斋、安持、安持老人,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人。篆刻初从嘉兴陶惕若,后入赵叔孺门下,又由叔孺介绍认识吴湖帆,从吴氏处借得珍本(江尹子回存)12册,潜心钻研,亦观摩黄土陵,兼及程穆倩、巴慰祖诸家,后得见《元明清三代象牙犀角印存》,便专攻元朱文。治印工稳精细,功力深厚,白文法汉铸印,朱文得朱文真髓。赵叔孺称赞他“篆书醇雅,刻印浑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一生治印不下三万方,所作不以纤丽取胜,体貌端妍而神完气固。当代书画家如吴湖帆、张大干、溥儒、叶恭绰、张伯驹、谢稚柳等名章、收藏印、闲章多出自其手。著有《安持精舍印语》、《古印举式》、《安持精舍印存》、《安持精舍印取》等。双江阁檇李沈能毅印信长寿烟霾布正浓仲瑛五十岁后所得下里巴人沈能毅长寿年陈叔通印简持读了唐诗读半山大千居士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号沙邨、石荒、兰沙。浙江鄞县人。从吴昌硕学书法篆刻。曾任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等职。篆刻不多作,主张朴拙一路,不专师一家。著有《沙孟海论书丛稿》、《兰沙馆印式》、《沙孟海写书谱》、《印学史》等。金石刻画臣能为於越频海之民在山泉馆庚午臣书刷字知鱼之乐夜雨雷斋绿利市堪千岁忧斋手抄六十卷楼易孺(1874-1941)易孺,号季复,大厂居士,广东鹤山人,肄业广雅书院,为黄牧甫入室弟子。精研书画、篆刻、碑版音韵、文字源流、乐理等。历任暨南大学、国立音乐院等教授,印铸局技师等。生平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