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基本走向黄河的基本走向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达6300千米。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惊涛澎湃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黄河龙口浩浩荡荡浊流滚滚壶口瀑布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时代背景《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黄河颂》便是其中的一个乐章。《黄河颂》自学指导一:听录音,正确朗诵诗歌学习指导二: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第一节朗诵词中,直接点明的主题是什么?颂2、歌词是诗的主体,找出诗中直接歌颂黄河的部分。民族精神:伟大而坚强啊!黄河!……发扬滋长!学习指导三:1、歌颂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从哪几方面歌颂黄河的?“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的文化在这里产生、发展、壮大,是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从地理上看,黄河是保卫中华民族的军事屏障。从精神上看,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是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是御敌、兴邦的保障。“屏障”“臂膀”主流是巨人的主干,无数的支流是无数的臂膀,体现出磅礴的气势,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护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学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序曲主体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颂黄河惊涛澎湃养育中华民族保卫中华民族激励中华民族学习黄河精神望黄河九曲连环尾声全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