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强化训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仅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惠安高三质检)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Q(Q>0),其中SO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0~8min内v(SO3)=0.025mol/(L·min)B.8min时,v逆(SO2)=2v正(O2)C.8min时,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若8min时将容器压缩为1L,n(SO3)的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解析:选D。0~8min内v(SO3)=0.6mol-0.2mol2L×8min=0.025mol/(L·min),A项正确;8min时,n(SO3)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v逆(SO2)=v正(SO2)=2v正(O2),B项正确;8min时,n(SO3)不再变化,说明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项正确;若8min时压缩容器体积,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n(SO3)增大,但纵坐标是物质的量,不是浓度,故SO3的变化曲线应为逐渐变大,但不可突变,D项错误。2.(2020·浙江7月选考)5mL0.1mol·L-1KI溶液与1mL0.1mol·L-1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aq)2Fe2+(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B.经苯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C.加入FeSO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2(Fe2+)c2(Fe3+)·c2(I-)解析:选D。碘易溶于苯,加入苯,碘进入苯中,使水溶液中碘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A项正确;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则经过苯两次萃取后溶液中不会有Fe3+,加入KSCN,溶液不会呈红色,溶液呈红色说明此反应是可逆反应,有反应限度,B项正确;加入FeSO4固体,Fe2+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项正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2(Fe2+)·c(I2)c2(Fe3+)·c2(I-),D项错误。3.(2020·慈溪高三适应性测试)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苯蒸气和4mol氢气,恒温T1和恒压p1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g)+3H2(g)催化剂(g)ΔH=-208.8kJ·mol-1,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2L,苯的转化率为5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蒸气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反应体系中气体总浓度保持不变,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C.在原平衡基础上,再向容器中充入3mol苯蒸气,平衡逆向移动D.在原平衡基础上,升高温度,苯的转化率增大解析:选C。根据pV=nRT可知,恒温恒压下,体系的总体积和体系的总物质的量呈正比,即苯蒸气的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经分析,苯蒸气在反应前和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都是13,即从开始到平衡时,苯蒸气的体积分数没有变化,所以苯蒸气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时,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A项错误;根据pV=nRT可知,气体总浓度c=nV=pRT,则c恒定,故反应体系中气体总浓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项错误;平衡时,c(苯)=c(H2)=c(环己烷)=1mol2L=0.5mol/L,则K=0.50.5×0.53=8;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3mol,体积为2L,再加入3mol苯蒸气,气体的总体积变为4L,此时c(苯)=1mol+3mol4L=1mol/L,c(H2)=c(环己烷)=1mol4L=0.25mol/L,则Q=0.251×0.253=16,即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