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教案《数学课程标准》在分类目标中指出:“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那么如何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在数学统计教学中渗透德育,下面就结合教学案例谈一下浅显的认识。案例:在教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一课时,让学生统计喜欢哪种颜色的花。教学完例题,学生已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教师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把统计知识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师:我们的学校是花园式的学校,你们在校园里都见过那些树?生:柳树、桃树、银杏树。师:你们知道这些树各有多少棵吗?生:不知道。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去统计校园里的树。经过实践活动,师生共同收集、整理出了数据,银杏树22棵,柳树8棵,桃树12棵。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你能想到什么?生1:银杏树比柳树多14棵。生2:桃树比银杏树少12棵。生3:柳树和桃树共18棵。…………学生提出并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教师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追问了一句:“在统计校园的树时你们还体会到了什么?”生1:我们的学校很美,我很喜欢这个学校。生2:我们的学校是花园式学校,我们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师:我们的学校很美,我们要爱它。不能爬树,爬树很危险不安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从小就要学好它。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行为示范的指导两则案例都折射出了,教师要寓情于理、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行为示范的指导。“躬行”是陶冶学生的根本,教师必须在实际行动与道德行为上,能做学生的榜样,以严谨的治学,公正的板书、美的语言,美的行动、美的心灵来影响和感化学生,才能使学生“自生其心”,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安全教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各科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分。数学统计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只要教师常以细雨之水“润”之,就会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