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儿童版画的教育价值儿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愈来愈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儿童美术活动从儿童的涂鸦游戏出发,是儿童认知世界,反映世界,反映个性,表达情感的自然方式。对儿童实施科学的美术教育,可有效的培养儿童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等能力,提高和丰富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和美术文化知识。科学而有效的美术教育活动,顺应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不但使儿童的各方面的能力的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而且还使其内在品格包括行为、意志、情绪、需要、注意等方面得到完善。儿童版画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效果,集艺术性,趣味性,游戏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特色于一体,极易引起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浓厚兴趣,在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正因为儿童版画独特的教育学意义,所以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儿童版画教育。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把儿童版画列为中小学幼儿园的专门课程。我国作为印刷术的发源地,版画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资源,我国的儿童版画教育活动在一些有责任感和科学文化意识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推动下,正在蓬勃发展。但这一活动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目前只在一些大中城市开展的很活跃,这一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二也是一个认识问题,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清儿童版画的教育价值。一、儿童版画的艺术效果,顺应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只要进行过儿童版画教育实践的老师就会发现,学生们是那样的热衷于这一活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我们可以从版画的艺术效果特征和儿童的认知心理来找答案,版画尤其是黑白版画高度概括,简约夸张的特征,正好适合儿童的造型口味。儿童由于感知还不成熟,心手还不能精确统一,其造型往往不拘一格,自由率真。他们的造型表现往往只看大体,舍弃细节,黑白版画正好是强调这点,高度概括的黑白对比形成一种形象的张力。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儿童心理的强烈共鸣,使得学生热衷于这一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也就成为实施教育的有效契机。二、儿童版画的教育为落实新目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里明确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儿童版画的教育为落实这一目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版画创作可大可小,可繁可简,可以概括表现,亦可细腻表现,可以黑白或单色,也可套色,这就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可能,从而把学生的兴趣步步引向深入。从幅面上看,版画小到巴掌心大的藏书票,大到几米长卷。起初做版画可以用易操作的纸板,如:在卡纸的一侧用水粉色画一半蝴蝶的翅膀,再将卡纸对折,即可印出一个蝴蝶,而颜料相互渗透自然融合的意外效果,也会让初次接触版画的孩子惊奇,这种简易的对印也会强烈地吸引他们的参与积极性。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就可以体验不同材料,不同难度的版画创作。注意研究孩子行为,你就会发现很多孩子都爱刻刻划划,有时甚至带点恶作剧和破坏性,但他们是在操作中体验一种快乐。版画的魅力在于它不但能画,而且更具有可操作性,这对于天性爱动手、爱探索的孩子来说更感兴趣。一切生活中可利用的版材都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如:各种不同薄厚的纸版、吹塑纸、木版、胶版、有肌理的实物等等,一切表现技巧都可尝试。版画的材料运用非常丰富,光以纸为材料就有很多种,不同厚薄不同纹理的纸材,会有不同的效果。在制版时又有不同的方法如剪帖制版、撕纸制版、刻吹塑纸制版、刻卡纸制版等。在印刷时又有油印、水印、粉印、漏印等不同的方式,可用墨磙印,也可用笔刷,油墨和颜色的厚薄干湿,印制过程的反复,都会丰富奇妙的变化效果。而木版、胶版、泡沫版等其材质的变化,做法的多样更是不胜枚举,实物肌理的发现和拓印就更是无穷无尽了。这些都为学生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们天真烂漫,他们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