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实验带来全新变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示范阶段,全国38个县市成为先行实验地区。为了解课程改革在实验区的实施状况,日前,教育部组织了评估小组,对实验区启动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抽查评估。在实验区记者看到——“课程改革实验已经使学校、教师、学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坚持下去,我们的下一代真正会成为有希望的一代。”这是厦门市初等教育教研室副主任杜振标在谈到新课程改革时的感叹。在厦门市和长沙市开福区,记者看到,来自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领导和政策保障,来自教研和科研部门的业务研究和指导,对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及实验校的校长和教师的各种类型培训工作的广泛开展,使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育观念的转变已经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课程改革给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教育观念转变大厦门市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委主任邓渊源在谈到课改时说,新的教材以其深刻的内涵及崭新的呈现方式普遍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欢迎,而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也正使课堂逐渐焕发出生命活力。尽管实验中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实践已经使我们增强了信心,坚定了改革的方向。为了保证实验工作的有序和有效,实验区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建章立制、组织和领导保障、科学的方案和合理的工作计划、各种层次的培训工作、经费的保障等等。为了克服忙乱现象,厦门市理出了课改实验的10大任务,即师资培训,教学实施,评价改革,重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教育科研,验证和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形成家长、社区支持系统,成果经验的展现与推广。在工作中他们坚持了“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的思路,培训被放到重要位置贯穿于实验过程的始终。在长沙市开福区,为了保证实验工作顺利开展,在秋季开学初,调整了10多所学校的领导班子,优化了管理队伍。在实验学校专门设立了教科室,负责课改工作。为课改作师资准备,面向社会招聘了普遍短缺的英语、艺术、体育、计算机等学科的30名专业教师,并且按照“自主申报、择优选聘、以校为本、全区调配”的原则,使一批骨干教师参与实验,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也为下一步推广积累成功经验。同时,此举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开福区主管教育的副区长李豪介绍说,许多家长支持课改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能力强、有责任心的骨干教师。为把新理念落实到教学全过程,实验区都开展了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强教科研,并以课题带动的形式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厦门市建立了课程改革基地校,以起到它们在课程实验过程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同时,全市建立了三级教研网络,即以市级教研室牵头的全市性教研、重点校和基地校为核心的片区教研以及学校教研。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如集体备课、不同课型的研讨、大型的示范课、沙龙式的教研活动、对评价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等,制定课堂教学的评估方案等许多有效的方式,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家长与课改同行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学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学校宣传,有的还采取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在厦师二附小还开展了“家长与课改同行”的活动,把家长请进课堂,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孩子是怎么学习的。在厦门市召开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座谈会上,记者感到,家长对新课程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家长与新课程改革已经紧密地联系起来了。一位家长介绍说,有一次学校发了一个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道题是你最喜欢哪一门课,孩子说都喜欢,他说,作为家长他觉得孩子对每一门课都有兴趣要比孩子每门课都考100分重要,他认为这是课改以后发生的变化使然。一位家长说,作为家长他已经感到来自孩子的变化,动手制作、小组学习、综合实践课等极大地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