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长期以来,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听到了太多的抱怨,抱怨学生难教难管,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特别是与身边的爆发户相比,能听到太多叫苦叫累的声音,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全部心思扑在学生身上,却发现费力不讨好,学生不领你的情;不仅仅是身体累,心也累。甚至有人发誓说“下辈子绝不当老师”。而学生呢?也快活不到哪去,教师不理解,每天不是训斥就是批评。教育对教师和学生来说,这样的教育是以牺牲人的幸福和快乐为代价的。其实仔细想来,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确实该认真思考了,思考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十多年的从教经验让我悟出了一点体味幸福的方法: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在这样一个功利性的充满诱惑的社会里,你得耐得住寂寞。胡锦涛主席说过:“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心态决定一切,如果我们每天都心存报怨,心怀厌烦,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在我们的眼睛里都会看不顺眼,一切工作都会显得索然无味;而当我们把教书育人变成一种事业而非职业的时候,即使疲惫写在脸上,我们也会感觉到幸福如午后的阳光懒散而宁静。只要带着爱心走进课堂,那么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是可爱的;只要带着快乐走进课堂,那么再枯燥的课堂也会变得快乐。面对失败要淡然,面对成功要淡定其次,学会给自己减压。我们学校的老师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凡事都希望能做到尽善尽美:尤其是班主任,比如:学校举办歌咏比赛要拿第一名、故事演讲比赛要拿第一名、校园文化建设评比要那第一名,考试成绩要在年级排第一名……,就是每个星期值周评比看是否排在前面,若不是,就查清是哪些学生影响的,一旦弄清是哪个学生影响的,就得把那个学生揪出来杀一儆百。追求完美本来是件好事,对任何事情都认真负责也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但人非完人,谁能无过?总有些事情不能尽如人意,总有些比赛不能次次都拿第一名,事事都追求完美只会让自己活得很累。我觉得只要自己工作时是认真负责的,自己做事是尽心尽力的,不论结果如何,也不能就此抹杀自己和学生的成绩,更不能就此耿耿于怀,给自己和学生增添不必要的烦恼,好像自己从此就彻底完了,这个班级就不可救药了,这样只能自己折腾自己。任何事情不要太追求完美,完美只存在于我们的理想当中。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事情你都可以应付。如果这样的话,一天到晚糊里糊涂地,这会让自己没有一点成就感。你要挑一些你有兴趣的、必须的、对自己和学生有帮助的事情认真地投入并做好它。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把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做好。第三,学会欣赏自己。不要老是和周围的人比,南、北关村、大兴庄、阳崖村等爆发户固然存在,如果我们拿自己的收入与人家分红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那样你会很累,生活着也觉得没意思。其实那些收入高的人,挣的钱虽多,但也有他的烦恼,我们穷是穷点,但当教师的人毕竟是读了很多书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让教师的生活一样充满了欢乐;教书虽然辛苦,也很累心,但又有什么工作不累人呢?学校的工作环境较单纯,每个人只要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就行,虽说有时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让人气得半死,但我们应该理解他们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不要过分斤斤计较犯下的错误,而相反,要耐心的教育他们。第四,学会自我调节。教师工作性质决定了每天的忙忙碌碌,很多时候在学校忙不完,还得回家接着继续忙,有时遇到班上出了点事连睡觉也不安宁,做梦都在想着怎样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或者怎样开展班上的活动(上次呼台水库溺水事件发生,我们学校排查时,无不让每个班主任提心吊胆,班里不在的学生又联系不上实时,更是让人万分着急,)。这样长期的超负荷运转使得很多老师都心力交瘁、未老先衰,和同龄人比起来显得那么的憔悴和苍老。许多老师都像“蜡烛”一样,照亮了他人,却燃烧了自己。无私的奉献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但蜡烛总有燃尽的那一刻,人的精力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老师也是人,老师也得吃饭、睡觉、享受生活,老师更应该好好地活着、幸福的活着,让自己每天都精力充沛、活力十足,这样的蜡烛才更能照亮别人,这样的老师也才能教出活蹦乱跳、天真可爱的学生。试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