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行业分析AIGC革命拉动光模块需求ChatGPT横空出世,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ChatGPT火爆出圈,标志AI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11月30日,OpenAI发布了对话式AI新模型ChatGPT(Chat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模型使用了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通过维基百科合海量真实语料库的数据训练,可以实现包括基于人机交互的问题回答、文本写作以及代码编写等功能,非常接近人类交互水平,ChatGPT的面世标志着AI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ChatGPT可实现商业化落地,未来各领域应用有望全面爆发OpenAI推出付费试点订阅计划ChatGPTPlus;微软推出全新AI搜索引擎Bing和Edge浏览器。根据钛媒体报道,2月8日微软宣布推出集成ChatGPT的全新Bing搜索服务和集成AI辅助的Edge浏览器。AI进入大模型时代,算力和数据需求爆发式增长算力迭代加快:在深度学习出现之前,平均算力翻倍时间为21.3个月,而深度学习出现后,平均算力翻倍时间缩短至5.7个月;大模型参数量、训练数据量激增:GPT-3模型参数量增长超过100倍,达到1750亿。从GPT2到GPT3,训练数据量从5GB增长到45TB,增长近万倍。AI大模型的普及,将为光模块需求带来巨大增量据估计,ChatGPT大模型对GPU的需求量预估约2万颗,未来迈向商用将达到3万颗;参考英伟达GPUH100网络架构,平均单个GPU大约可对应5个光模块;AI大模型的普及,将为光模块需求带来千万量级增量。光模块市场及发展趋势光模块应用及市场:2026年176亿美元,数通是最大市场市场空间:光模块的市场规模在未来5年将以CAGR14%保持增长,2026年预计达到176亿美元,其中数通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光模块主要应用场景可以分为三大块:1.无线回传;2.电信传输;3.数据中心;数通领域:数据中心内部互联的光收发模块需求从25/100G向200/400G/800提升,数据中心之间互联带动中长距离、高速率光收发模块及光传输子系统的需求;光模块应用场景:无线回传、电信传输无线回传:5G网络前传主要使用10G、25G光收发模块,中传主要使用50G、100G、200G光收发模块,回传主要使用100G、200G、400G光收发模块。电信传输:电信光传输网络主要包括骨干网、城域网及宽带接入网络等细分领域。光模块市场格局:中国企业逐渐主导全球市场2010年外资主导光模块市场;2016年开始,中国企业迅速崛起;2021年,中国本土光模块公司主导全球市场,全球前十大光收发模块厂商中,有五家是中国企业。技术演进趋势1:高速率&低功耗,光模块速率向800+G演进数据中心交换芯片吞吐量持续提升,需要匹配更高速率光模块。自2019年,包括亚马逊、谷歌等北美超大型数据中心内部互连已经开始商用部署400G光模块,国内数据中心预计到2022年也将实现400G规模部署。数据中心交换芯片吞吐量在2023年预计将达到51.2T,2025年后将达到102.4T。更高速率的800G/1.6T光模块将被逐渐需要。低功耗的性能要求将驱动800G光模块占比大幅提升。高速率模块还具有相对较低的功耗,其中400G光模块的早期功耗约为10-12W,预计长期功率在10W左右,而800G光模块的功耗约为16W左右。技术演进趋势2:硅光集成是光模块未来的重要演进方向硅光集成在峰值速度、能耗、成本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硅光子技术是基于硅和硅基衬底材料,利用现有CMOS工艺进行光器件开发和集成的新一代技术。硅光解决方案集成度高,同时在峰值速度、能耗、成本等方面均具有良好表现,因而是光模块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硅光模块占比有望大幅提升。在超400G的短距场景、相干光场景中,硅光模块的低成本优势或许会使得其成为数据中心网络向400G升级的主流产品。根据预测,全球硅光模块市场将在2026年达到近80亿美元,有望占到一半的市场份额。技术演进趋势3:光电共封装(CPO)将在AI服务器逐步普及CPO可降低信号衰减、降低系统功耗、降低成本并实现高度集成。CPO指的是交换ASIC芯片和硅光引擎(光学器件)在同一高速主板上协同封装,从而降低信号衰减、降低系统功耗、降低成本和实现高度集成。CPO的发展才刚起步,从1.6T开始,传统可插拔速率升级或达到极限,后续光互联升级可能转向CPO方案。2027年CPO占比30%。CPO技术最大的应用场景是在HPC和AI簇领域的CPU、GPU以及T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