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字临习一:笔画(明)文征明小楷《莲社十八贤图记》钢笔字是书法的一种,书法是美术的一种,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传统文化理念)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钢笔字临习文征明小楷《莲社十八贤图记》(明)文征明小楷《莲社十八贤图记》(局部)作品美感风格:平稳秀美,刚柔相济,舒展自然,和谐统一。作者简介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号衡山居士。苏州府吴县人。出身官宦世家。明朝文坛、书坛、画坛领袖。诗文书画俱精。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有“文笔遍天下”的美誉。注重德行修养,其德行、才华均在“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文征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故事一:两只银杯故事二:50两银子故事三:却金亭故事四:拒入权贵免灾祸文征明故事:50两银子有一个教书先生,因为年老体衰无法再从事教学了,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居然把自己辛苦积攒的五十两银子,拿去找文征明,要求存放在文征明处,让文征明和每月付给他“利息”。文征明劝老人把钱存入钱铺。但老人不信任任何钱铺,执意要存在文征明家。于是,文征明就接受了老人的请求,每月自费支付给老人“利息”。转眼几年过去了,有一天,老人因家有急需,从文征明处取回了50两银子,不久他就去世了。但去世前却没告知家中任何人已经取回50两银子。所以老人的儿子照常按时去文家取利息。而文征明也照常将利息付给了老人的儿子。当晚,老人的儿子梦见父亲责骂他不该再去取息,说本金都已经取回,并告知在家中的某本书后面有记载,让儿子及时奉还。儿子醒后把书找来一看,果然有父亲取回本金的记载。于是,第二天就去文征明家就叩头致歉,奉还月息。谁知文征明不仅不收回利息,反而又拿出了五十两银子作为一点心意请求他收下。年青人跪于地上感动得泪流满面。《弟子规》: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钢笔字临习文征明小楷《莲社十八贤图记》复习巩固复习一练好字的三个要点一、读诵、力行《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提高自身修养(汉字和书法都是传统文化)。二、仔细观察形状、细心品味美感三、先笔画后全字,反复练习,不贪多,不求快。《弟子规》:“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解释】做学问要专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门学问没搞懂,又想搞其他学问。练横就专心写好横,不要横没写好又去写其他。复习二具体练习三步曲一、选字:选定练习的内容,通常选定一个字,仔细观察形态,品味其美感。二、准备性练习:一练笔画,二练全字,三练姓名,四练年月日。慢,静,反复练,直到既好又熟练。三、完成作业(交流观摩):1、每个笔画三遍(超过三个笔画的,选三个练习);2、全字三遍;3、自己的真实姓名+临习;4、用汉字书写年月日。(尽量多做几组,直到满意。)复习三笔画练习四要点一、长短;二、粗细;三、曲直;四、斜度。具体练习三步曲参考示范笔画练习四要点一、长短;二、粗细;三、曲直;四、斜度。三、完成作业二、准备性练习一、选字钢笔字临习文征明小楷《莲社十八贤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