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学武术的有效教学武术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多年来一直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随着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领域的广泛开展,青少年对于新兴体育项目非常认可,这都促使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向“时尚”、“前卫”的方向发展。无可厚非,这对于正处于低谷的学校体育来讲,可谓是一针强心剂,它既可以快速提高青少年的体育参与程度,通过体育运动来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又可以促进学校体育相关事业的发展。然而,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使得像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冷落,加上武术项目训练和教学的枯燥特点使得武术教学逐步边缘性。武术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决不能丢弃,并且还要更好地继承、发扬和创新。因此,针对现阶段中学武术教学的发展现状,对武术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1.现阶段中学武术教学的发展瓶颈武术教学在中学学校体育领域中面临诸多的发展瓶颈,这也是制约中学武术项目开展的重要因素。武术教学都是以教师教和学生学为主要教学形式展开的,武术套路技术教学是主要教学内容。武术理论课程的缺失是中学武术教学的普遍问题。武术教学不单单是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手段,武术教学不但是使学生掌握武术技术和武术理论,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武术运动所担负的重要责任。武术独特的习练形式和项目特征造成了相对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这与青少年的运动追求相悖,学生不喜欢武术的教学方法和习练形式,武术缺乏运动刺激和运动快感;同时,体育教师严格按照传统的武术教学方式一板一眼的进行武术技能的传授,这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于学校体育和武术运动的发展要求形成了强烈的撞击;另外,武术教学内容单一,五步拳、少年拳、初级长拳、简化太极拳等套路已经延用了数十年,过于复杂的武术内容学生又学不会,这都是学生不喜欢武术运动的重要原因。现阶段,中学武术教学面临的发展瓶颈比较多,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校园武术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对武术教学和武术运动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其存在的历史文化、精神特质和价值诉求,武术运动也是一样,况且我国武术运动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存在的价值早已被历史发展无数次的证明。但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是不争的事实,在时尚、前卫体育运动项目的强烈冲击下,加之武术自身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缺陷的共同作用下,武术教学和武术运动发展瓶颈的形成也是必然。在当下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革和创新武术教学,发扬武术文化和弘扬武术精神,使学生理性认识和客观理解武术运动的价值和诉求,才是中学武术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2.中学武术教学的有效方法针对现阶段中学武术教学的突出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已是必然,改革并不是无限制的,要在一定规范的约束下进行。改革既要满足教学主体——学生的需求,为其培养对武术的兴趣和习练武术创造环境和条件,又要还武术运动的真实面目和武术精髓,使武术能够“固本清源”、“形神俱正”。改革不能改变武术运动固有的文化特质和精神追求。因此,改变过于陈旧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融入新颖的、时尚的教学元素,结合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要素等都是中学武术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单一武术技术教学不仅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习武术的信心。多数学生不知道武术的一招一式的具体含义,相比武术套路和技术的缺乏,武术文化素养和精神的缺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加深远。中学生普遍对于武术文化和武术理念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武术技术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武术文化精髓、武术技术积淀与变化的武术全方位的教学模式是符合现阶段我国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的有效举措;其次,正确处理武术教学内容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终身武术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和建立。在具体的武术教学实践中,由于多数学生缺乏武术习练基础和相关知识,在掌握一类武术基本动作要领后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