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文中具体段落、语句分析阿长这一人物形象。2、精读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部分,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3、联系生活实际,寻找我们身边的“阿长”,感悟人间温情。教学重点:分析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感受平凡小人物身上闪烁的光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身边的“阿长”。教学方法:谈话法、默读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演绎法一、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七年级上册我们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篇课文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大家还记得“美女蛇”的故事吗?讲故事的人是谁呢?对了,是阿长,那么长妈妈究竟是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走近阿长,了解阿长。(二)走近阿长活动一:阿长是鲁迅的保姆,鲁迅成年后,与阿长失去了联系,鲁迅十分想念她,想找到她,请结合课文的内容帮鲁迅完成一则“寻人启事”大家完成得非常不错,那么从这则寻人启事中,我们可以得知阿长的身份地位如何呢?一个只知性别、不知姓名年龄的“小人物”;一个被人忽视、地位卑微的底层劳动妇女。(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鲁迅总算找到了阿长)(三)话说阿长活动二:鲁迅的儿子海婴出生了,鲁迅想找个保姆,但对于是否雇用阿长当保姆拿不定主意。请结合课文内容给鲁迅提几点建议。我同意/不同意雇用阿长做保姆,因为我从(某句话、段落等)中,看到了一个的阿长。(同桌讨论,在课文中勾画出描写阿长的相关语段,以上面格式作答。)长妈妈,她多嘴多事、不拘小节、粗俗率性,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没有文化,迷信愚昧可笑,但她渴望平安,向往美好生活,天性善良淳朴、仁厚慈爱,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关爱着“我”。刚刚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从大家的建议中,我们了解到阿长既有缺点,又有闪光点,那么,文中回忆了与长妈妈的哪些事呢?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情感之波澜事情情感喜欢切切察察不大佩服、最讨厌“大”字睡相无可奈何,厌烦元旦的古怪仪式(如吃福橘)不耐烦教“我”很多道理觉得非常麻烦不耐烦讲“长毛”的故事特别的敬意谋害“我”的隐鼠敬意逐渐淡薄,完全消失买《山海经》新的敬意感激不尽(小组合作,找出具体事件,勾画出关键词句)大家总结得非常好,作者的情感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呢?对因为阿长为鲁迅买来了他朝思暮想的《山海经》,那课文中哪些段落写的是买《山海经》的内容呢?(四)细读品味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精读买《山海经》的部分,请大家默读19—29段,找出最能打动“我”的语句或段落语段1: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齐读这一句,说说最能触动你情感的是哪几个字?(三哼经)为什么?(一个文盲,一个我觉得说了也无益的阿长,她不识字,却很在意听,为我买来了心爱的书,可见她很关心我,在乎我感受,有谁能来模仿一下阿长,朗读一下阿长的这句话,简短的话语,倾注了满满的爱。若去掉前面的描写,改为“她回来了”好不好呢?为什么?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了阿长递给我书时的急切、兴奋之态,体现出她对我的疼爱。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描写,暗示了阿长买书的不易,又体现了她对我的关爱。当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我的反应如何呢?语段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欣喜若狂的情态跃然纸上谁能来演一演这段情景呢?(五)活动三:演一演通过刚刚的演绎,我们更能感受到阿长对“我”的爱,她对鲁迅视为己出,把他当作自己亲生孩子,那种母亲式的爱,才让她有了这样伟大的神力。其实,我们身边也有阿长,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腾讯公益广告视频)(六)寻找“阿长”·感悟温情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像阿长一样的人,他们可能是我们认为愚昧无知的爷爷奶奶,可能是我们唠唠叨叨的父母,可能是严厉规矩太多的老师,她们可能听不懂你所谓的“网络流行语”,跟不上你追逐“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