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与角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李爱辉《角与角的大小比较》是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且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学会画角,比较角的大小,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因此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经历找角、摸角、认角、做角、比角的过程,使他们深刻认识角。找角是通过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物体角初步感知角,再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认角是通过练习辩一辩怎样才是一个角,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做角是让学生根据角的特征动手做角,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比角是用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其实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而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表示角,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时,一定要将顶点字母写到中间;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时,必须保证以它为顶点的角只能有一个;用数字和希腊字母表示时,必须在图上用弧现在图上标记;另外还需注意的是要将“∠”的符号与“<”符号区分开来。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