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VIP免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_第1页
1/6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_第2页
2/6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_第3页
3/6
9.《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时间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课题阿长与《山海经》课标要求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材分析《邓稼先》是一篇至为典型的写人散文,堪称经典。专家们常讲,读散文读情感变化。而本文正是这样的经典作品,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出了对阿长的情感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对阿长深切的怀念之情。学情分析七上写人的散文已学多篇,涉及情感变化的也不少,故基础在。感情变化好把握,抑扬也好理解。难的是情感变化中的抑扬及其效果。作者情感的波澜层层蓄势,千回百转,妙不可言,尤其是两度“神力”的详细刻画及对比,非常好的突显了对阿长的深情的怀念。评价任务1.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情感变化,把握人物特点。2.理解如何为情感表达蓄势,进而突出主题。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欲扬先抑的表达效果。2.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人物特点,梳理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欲扬先抑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体会欲扬先抑的表达效果。教学资源使用教材、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第一课时一、导入1.大家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的美女蛇的故事吗?是谁讲的呢?2.《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书中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双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在儿时的“我”看来,那是“念念不忘,最为心爱的宝书”3.阿长与《山海经》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二、预习检测1.字词过关略2.文章写了哪些事件?一共写了七件事。①常喜欢切切察察引起家里小风波②限制我的行动告状③睡觉摆“大”字挤得我无法翻身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其中以元旦逼我吃福橘为代表⑤讲被长毛逼着助其守城⑥谋害我的隐鼠⑦为我买《山海经》其中娃娃些容易忽略的是第1.2.3.6件事,引导学生补充3.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学生可能找“阿长”三、整体感知1.主问题: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课文中找出依据。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阿长是一个朴实的人;阿长是一个热心为“我”着想的人;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看图片及资料。标注读音,说成语的意思。按“人+事”的方法概括内容思考并提炼线索读课文,圈点勾画,发言交流,概括人物特征。检查预习作业小结:饶舌、无知、迷信、愚昧、纯朴、善良、对生活充满期待、热心、关爱孩子。2.找出(或提炼)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词句明确:实在不大佩服、不耐烦、烦琐之至、空前的敬意、新的敬意、怀念修正上文的线索:情感变化3.勾连比较《走一步,再一步》《再塑生命的人》,理解欲扬先抑。明确:散文往往有情感变化,但只有情感变化,不能叫欲扬先抑。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欲扬先抑即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四、作业布置朗读《山海经》这部分第二课时一、主问题:山海经是怎样的书?给我带来怎样的影响?阿长怎样买到山海经的?明确:《山海经》是“我”儿时“最为心爱的宝书”之一,鲁迅不但从此开始收藏书的爱好,而且本书也培养了他的文化性格。周作人指出,当初读书与读图,虽然很琐屑,“可是影响却颇不小,他就‘奠定’了半生事业学问的倾向,在趣味上到了晚年也还留下好些明了的痕迹。”阿长以己之力,为我“买”来了《山海经》,她究竟克服了多少困难?请同学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想像一下:一个不识字,甚至连《山海经》都念成“三哼经”的阿长为“我”买《山海经》具体情境。用200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