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与滑动》教学设计龙华街道龙华小学:石六仙教学目标1.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2.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3.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教学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滚珠轴承、小组材料一份。小组:小车、钩码10个、弹簧秤、玻璃球、大小瓶盖、胶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两种运动方式(一)、创设运动的情境,提问。师:同学们,小时候溜过滑梯吗?骑过自行车吗?好玩吗?(图片出示)这都是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渗透着科学技术,就拿溜滑梯来说吧。(二)、学生踊跃举手,引出课题。师:像溜滑梯身体与滑梯接触滑下来,这样的运动方式叫滑动,并且身体与滑梯之间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骑自行车车轮在地面上滚,这样的运动方式是滚动,车轮与地面之间受到了滚动摩擦力,还有其它运动方式吗?(没有)(出示课件)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滑动与滚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探讨的问题(板书课题,滑动与滚动)。二、对比试验,测量物体滑动和滚动摩擦力大小比较(一)、设计实验,出示小车,学生提出猜想。师:这辆小车运动起来的时候能表示这两种运动方式吗?生:能,把轮子用胶带贴住是滑动,不用是滚动。师:好的,当车轮滚动,小车正常行驶时,受到滑动摩擦力,而当车轮没被固定住,也就是小车在刹车时是滚动,受到的是滚动摩擦力,这两个摩擦力谁大谁小呢?同学们猜一猜。(二)、感受摩擦力的大小师:这样,我们给小车装上一些钩码,推动小车,感受小车滚动与滑动的用力情况。生:汇报小车的车轮被胶带固定住以后,要用很大的力才能让小车移动,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而把胶带拿来后只要轻轻用力就能把小车运动起来。师:从刚才的体验活动当中,明显的体会到物体的滚动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比哪个用力要大一点?(滑动摩擦力)那么到底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多少呢?我们得用测量的方法来比较一下。怎样测量了?大家有方法吗?(有)(三)、提出测量的方案师:老师给你们一张白纸,先小组讨论,把你们是怎样测量的用草图画在这张纸上,时间很短,可以画草图,不追求精细。生:汇报小车固定住的时候,用弹簧测力计将它拉动,当小车平稳行驶时,看看测力计上面是几N,就是固定时摩擦力大小,不固定时,我们用测力计将小车拉住,等小车能平稳行驶时,再看弹簧测力计上面的是几N,就可以看出不固定时小车的摩擦力是多少。师;大家觉得这样做你有没有意见?有什么要提出来的?(没有)那老师要考考大家(出示课件)测量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时候,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生:改变的是小车的运动方式,滚动与滑动。师;不能改变什么条件?生1:不能改变的条件是小车所承载的重量要一样。生2:小车运动时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也要一样。生3:接触的面积也一样。师:也就是说只是物体的运动方式改变,其它条件都不变。生:对师:实验时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实验提示)会了吗?现在从储备箱里取出弹簧测力计开始实验(四)、实验验证,完成实验报告单。(五)、学生汇报,发现什么?(六)、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师:同学们观察,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之间的差距大吗?大,折算成倍数关系的话,是好几倍。如:。可见,(课件出示)相同的物体在同一平面运动时,滑动摩擦力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证明了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板书大于符号。(七)、知识点的拓展,解释急刹车停下来的原因。师:那个同学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我在骑自行车时,突然来个急刹车,车子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生:自行车运行时是滚动,摩擦力小,正常行驶,当急刹车时是滑动,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大,所以停下来。师:为什么静止的小车要受到一定大小的拉力才能运动起来?生:因为小车静止时本身就受到一定大小的摩擦力,当给它的力大于摩擦力时,小车就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