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含小说、散文)阅读复习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考点:1、理解文章记叙要素和线索、人称及其作用、记叙顺序及其作用、表达方式、详略安排与中心的关系;2、理解文章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义;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或段落的作用;4、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5、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6、理解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等写作特点;7、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8、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或写作方法);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0、体验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主旨和内涵。一、记叙的要素1、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什么人+在何时+在何地+做了什么)二、记叙线索1.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2.线索大致分六类:(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谈生命》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行进和生长过程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3.把握文章线索的技巧:①文章的标题;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1三、记叙顺序(一)常见的叙述顺序1、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如:《变色龙》一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的经过,巧妙地揭露了沙皇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也揭示了小市民的麻木、庸俗、愚昧。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也就是在记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是相反的。如:《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文章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题,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了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如:《蒲柳人家》后半部分在塑造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时,插叙外号的来历,重在交代人物的“关公相貌”、不寻常的经历以及乐善好施、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丰满、真切,性格鲜明。(二)记叙顺序及其作用:1、顺叙: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使叙述有条有理。2、倒叙:(1)强调;(2)制造悬念;(3)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3、插叙:(1)补充内容,丰富情节;(2)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3)交代背景,丰满形象,突出中心。四、记叙文重点词句和段落(一)重点、关键词语的含义1、重要词语理解(1)代词:承前或承后去找相关指代内容(一般引用原文)(2)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题格式:①先解释词义;②写出了事物的……特点;③表达了作者……情感。★2、词语的调换(答题格式)动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准确、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对象……所以……形容词:不能,因为这个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对象……所以……副词:不能,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对象……的情感(程度、限制、时间、范围),换了之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标题好不好?能不能换另外一个?2第一步,表明观点(如:不可);第二步,说出理由(围绕标题的作用);第三步,说出改后的标题的不足。(二)记叙文中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