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练习题一、填空题1.血液是由和组成的。2.血细胞包括、、。血液分层后,在下层,呈现红色,、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现白色。3.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易与氧。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的功能。4.白细胞细胞核,比红细胞,但数量少。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能穿过毛细血管,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5.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释放与血液有关的物质,形成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6.血常规化验单中,RBC表示,WBC表示,Hb表示,PLT表示。二、选择题1.在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静止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A.红细胞B.血清C.血小板D.血浆2.具有吞噬细菌功能的血细胞是()A.血浆B.红细胞C.血小板D.白细胞13.下列含有血红蛋白的是()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4.血液的成分中具有止血作用的是()A.红细胞B.血浆C.白细胞D.血小板三、判断对错1.血浆的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2.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核。()3.白细胞有加速凝血和止血的作用。()4.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5.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和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四、连线题1.请将各种细胞与其正常值、英文简写相连接起来。99A.红细胞a.4.0×10~10.0×10个/L1.WBC1212B.白细胞b.3.5×10~5.5×10个/L2.PLT21111C.3.RB个c.1×10~3×10/LC.血小板答案:一、1、血浆血细胞2、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3、结合分离运输氧4、有大5、没有凝结6、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二、1、D2、D3、B、4、D三、1、对2、错3、错4、错5、对3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备课关。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上课关。()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考试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质量关。、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二、常规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10月127四王志忠生物圈10月137五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月114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月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xx-20X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下学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