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五四运动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第四单元的收尾课,实际上又是第五单元的开篇课。《五四运动》一节无论是从教材的角度看,还是从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上看,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重点:五四运动背景、结果、五四精神。教学难点:五四精神内涵。二、学生分析五四运动是初中教材的重点内容,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其已有初步的了解。对高一学生来说,虽然其阅历和知识不足仍显不足,但可以通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补充相应的史料和音像视频,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完全可以让学生对本接课有一个较深入的分析。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知道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结果;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及五四精神。(2)过程与方法:运用史料教学、音像视频、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五四运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先锋,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感。四、教学环境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多媒体、影像视频、思维导图、史料分析等。多媒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直观形象,调动学生积极性;影像视频:在学习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的结果时,分别播放“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的交锋”、“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两段影像视频,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思维导图:出示“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思维导图,导入新课,培养学生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史料分析: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时分别提供有针对性的史料,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丰富了课堂教学,更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导入思维导图: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学生交流回答多媒体自主学习出示五四运动背景部分相关史料学生小组代表回答,交流预习效果。多媒体合作探究1出示《二十一条》相关史料、德日强占青岛的有关图片、播放“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的交锋”影像视频学生分组讨论《二十一条》和巴黎和会的实质,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影像视频自主学习出示五四运动过程表格学生阅读课本,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多媒体合作探究2播放“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影像视频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分组讨论:1、中国为什么能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影像视频合作探究3出示相关观点史料学生合作探究五四运动不同方面的影响多媒体小结出示《新旧民主革命比较表格》学生填写表格多媒体巩固与检测出示练习题学生代表讲解错题多媒体结束语时代对当代青年学生的要求多媒体七、教学特色1、充分利用史料教学,通过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的史料,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力的养成。2、结合课堂内容实际,适当插入相应的音像影视资料,使课堂直观生动的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阅读历史、把握历史、辨别历史的能力3、注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4、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自主探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