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细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学科初中生物教学课例名称《细菌》教材分析《细菌》一课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细菌的细胞结构是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从植物界划分出来,构成了微生物中的一员,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细菌和一些腐生菌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在自然界中起到物质循环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生物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1)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对细菌在生物圈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认识。(2)各种能力的提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对细菌在生物圈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归纳与总结的过程,获得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各种能力得到了提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细菌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学生懂得了讲究卫生的道理;细菌对人类的两面性,学生树立了能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从植物界里划分出来属于微生物的范畴,总结出了生物具有多样性;有些细菌有夹膜、产生芽孢抵抗不良的环境,说明生物是适应环境的。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农村学生可能看到过很多的东西发霉,但很少看到细菌的菌落在教学过程中以细菌引起人患病为导向来讲解,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在加血的过程中首先采用寻找细菌来引出课题引入新课,然后介绍列文虎克和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讲解巴斯德鹅颈瓶试验,因为有七年级探究实验的基础,而我们又不能再实验室中完成这个试验,所以只能靠讲解,之后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究并找出问题。根据课本中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特殊之处、细菌的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方式、并学会计算细菌的繁殖个数。教学过程一、细菌的发现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并发现细菌2、“微生物之父”--巴斯德1)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2)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3)提出了保存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有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1、个体十分微小2、细菌有杆状、球状、螺旋状3、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核区)、没有细胞核和叶绿体4、M个细菌经过n次分裂后所得细菌数为M2n三、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四、营养方式:一般为异养五、作业1、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胞。芽胞是细菌的一种A、休眠体B、生殖细胞C、器官D、分泌物2、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什么为标准()A、球菌B、杆菌C、螺旋菌D、芽胞3、一般来说,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分别是()A、分裂生殖、自养B、分裂生殖、异养C、出芽生殖、异养D、孢子生殖、异养六、教学反思课例研究综述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1)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2)组织好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并提高其质量(3)督促学生做好当堂知识的背诵与记忆。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1)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2)比较、归纳学习法: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4、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好白板教学。5、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6、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7、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8、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